據統計,人從外界獲取信息,即用眼睛看、耳朵聽的信息超過95%。當初制定第三代移動通訊3G標準時,專家們一致認為,3G帶來的可視通訊將革命性地改變人類通訊模式。可惜,3G在這方面失敗了,用可視通話的人很少。
究其原因,是3G標準規定的QCIF低分辨率可視通訊,實在難以滿足人們聽與看的最低要求。人的眼睛天然就是超高清的視頻工具,其分別率甚至遠大于目前興起的4K高清標準。人的耳朵更是遠比CD音樂的標準更高,所以,不少人喜歡購票去聽現場演唱會,發燒友更是要聽室內不插電音樂。高清視音頻意味著巨量的數據交互,在過去的技術條件下,實現成本非常之高,是普通人難以支付的。
隨著4G無線通信技術發展,隨著雙核、四核計算機、無線智能終端越來越普及,過去的障礙正逐漸地被新技術發展所移除。在世界前沿通訊領域,嗅覺、觸覺、味覺通訊的技術,正被很多的優秀科研人員和機構集中精力在功關,已經有了很多有意思的演示。對這些高精尖技術突破的了解,我認為不用去閱讀晦澀的技術論文,皆因在YouTube和土豆就能輕松地、非常直觀地看其技術展示視頻,不管你有沒有相關技術背景的基礎,都能夠輕松地理解那些深奧技術的意義所在。
在多年技術進步量變的基礎之上,我們正面臨一場信息交互革命——從抽象信息交互時代進入以直觀視頻為基礎的自然表達方式的信息交互時代。
一直以來,抽象信息交互是互聯網信息交互的主要形式和基礎。這聽起來好像很復雜,其實是說人類信息交流主要靠文字、圖片。它要求用戶在獲取信息之后,依靠自己的抽象思維在大腦里還原這些抽象信息所描繪的場景。這種抽象和抽象還原絕不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對愛讀書看報的人多少帶有點敬意。即便是現代,很多人上互聯網,但愛寫愛讀的人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聊天、掛Q、刷微博、看公知們PK,忙著以各種公知為核心站隊,互相用簡單的文字罵架。
《非誠勿擾》之所以很火,是因為孟飛、樂嘉的風趣,男女嘉賓的機智與木訥,都不需要觀眾有多強的抽象思維就能理解,視頻就是這么直接和簡單,雅俗共賞。不少觀眾就是“來看美女的”,不用讀小說去尋思“沉魚落雁”到底有多美,看到了喜歡就行。
技術進化導致螺旋式發展,人類最自然的信息交互,正在成為互聯網上最基礎的交互模式——依靠視聽。人類最自然的信息交互就是視和聽,這與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智商無關,文盲吃虧在無法借助讀書上網來遠距離獲取信息,但絲毫不妨礙他們通過電視和當面交流來獲得信息。
簡單來說,過去的信息交互模式是“包含信息的場景——觀察記錄者進行抽象文字化(可能會配以圖片)—信息傳遞—觀眾閱讀,在觀眾腦海里進行抽象化的逆過程,復原包含信息的場景”。而未來的信息交互模式是“包含信息的場景——被觀察記錄者通過一定的角度記錄下視音頻信息—信息傳遞,觀眾通過這個視角,直接看到包含信息的場景”。說白了,就是我拍下來,你來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原本,廣電寄望巨額罰款能讓運營商遭受重創,自己能藉此得到翻牌入局的機會,豈料發改委態度曖昧,廣電的如意算盤有可能瞬間落空。然而,事態在突然之間又峰回路轉,廣電離寬帶牌照首次變得近在咫尺。 讓廣電獲得寬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移動互聯網應以什么為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