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智能手機的“硬件越來越不值錢”,還是通訊價格戰的連番上演,通信業似乎患上了低價強迫癥,向微利時代快速滑行。低價確實是實現市場份額及用戶擴張的良計,但當用戶被低價喂上癮后,通信業該如何在微利的漩渦中脫身?
微利的得與失
國產手機終于迎來8年來的首次大翻身。
近日,市場調研公司賽諾發布今年4月份手機報告顯示,中國國產手機品牌市場份額手次與國際品牌相當。根據報告,在前五名智能手機銷售排行榜中,國產品牌占有4席,酷派以11.17%榮升第2名,華為以10.92%緊隨其后,聯想、中興分別以10.21%、9.28%穩坐排名第4、5位。國際品牌方面,除了三星以22.75%居于產業第一位,連一向最出風頭的蘋果,也只是屈居第六。
國產手機上演大翻身,還要歸功于千元智能機。如今,中低端市場成為主流,不僅1000元上下的智能機大行其道,就連一向以高端市場為陣地的廠商,也開始放低身段,改走中低端市場。如HTC,4月份首度推出的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渴望V,裸機價僅為1999元,與HTC以前動輒三四千元的價格相差甚遠;就連定位高端市場的國際品牌索尼和摩托羅拉,也不得不正視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中低端大潮,拋出2000元上下的產品,與以往相比,便宜了將近50%。
價格越來越低,產品性能卻絲毫容不得馬虎。在這些千元智能機中,皆是雙核處理器、500萬像素、至少512MB運行內存等規格。高配置、低價格,智能手機進入微利時代,讓越來越多手機廠商大呼:“硬件越來越不值錢了!”或許,這就是手機微利時代的得與失——得到的是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和地位,失掉的是利潤。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截止2012年4月,蘋果擁有中國8.52%的智能手機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為22.75%,酷派和華為分居第二和第三,市場份額為11.7%和10.92%,聯想排名第四,份額為10.21%,中興名列第五,份額9.28%。 5月28日消息,據臺媒報道>>>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