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管理費:
帶干糧爬山路只為省錢
一方面要“和時間賽跑”,同時還要保證不出錯,不浪費錢。有人笑稱,曹德旺這個要求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曹德旺“有言在先”,將由評估機構隨機抽檢10%的家庭,如果差錯率超過1%,曹德旺將索賠30倍。而曹德旺給出的管理費用只有“摳門”的3%、600萬元。怎么辦?基金會只能千方百計地精打細算。
陳紅濤動情地說,面對巨大的壓力,基金會分別與各項目省、項目縣簽訂了協議,協議規定了嚴格的問責條款。各省、市扶貧辦動用數以千計的鄉村干部參與項目的執行工作,如此一來,捐贈人、公益組織、政府部門都綁在了一塊。
為了降低運作成本,扶貧基金會在西南6所大學里面挑選了500多名志愿者,兩人一個小組,入村核查,確定受益人名單。由于交通條件惡劣,大學生志愿者們在大山里徒步、搭摩托,甚至騎馬,每個小組一天至少要完成20戶的核查工作。
據統計,為了曹德旺這個捐款項目,中國扶貧基金會派出了50余名員工和20多名助理;加上5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20多名社會志愿者和五省區扶貧辦的干部,執行人員的總數超過1萬人。手頭緊,任務量大,基金會和志愿者們吃盡了苦頭。
首要的困難是交通條件險惡。各項目縣的大多數項目村距鄉鎮有1個多小時的山路,距村委會最遠的自然村需要翻山越嶺徒步12個小時才能到達。
二是住宿和飲食條件艱苦。志愿者多半時間住在鄉鎮的簡易招待所里,沒有空調、沒有淋浴間。而該項目實施時正值炎熱的夏季。參與信息復核工作的志愿者更是早出晚歸,自帶干糧解決午飯。
三是山區安全隱患多。雖然基金會多次強調“寧可爬山也不坐摩托”,但囿于部分項目村過于偏遠和工作時間緊,搭手扶拖拉機或摩托都是常有的事。因塌方、山體滑坡、泥石流或大雨造成斷路進而被困山中的事屢見不鮮,甚至出現交通意外。
因經費緊張,每個志愿者的包干費用總額才1800元。對于路途較遠,工作時間較長(15天以上)的志愿者來說,除去往返路費、保險費,食宿費用就顯得非常緊張了,需要省吃儉用。多數志愿者工作期間基本都住鄉鎮上15元/天的小旅館,下村就搭班車。
按理說,17個項目縣均在邊遠山區,路況差、道路險,出于安全考慮,項目組應使用越野車出行,但越野車的日租要400~500元,為了壓縮費用支出,基金會工作人員和大學生志愿者大多租用微型面包車。
各省、市扶貧辦項目專干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我們給省扶貧辦和項目縣分別按受助農戶數量提供2元/戶和5元/戶的執行經費支持,這是遠遠不夠的。有時候光打印、復印存折就要"虧錢",更別說基層扶貧辦開展工作的路費和餐費了。”
推薦閱讀
但凡有些頭腦和良心的人,都不能否認國家和社會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有新聞一線人的一份力量。張杰是身在北京某國家級報社工作的安徽阜陽籍記者,多年奔忙于采訪一線。他以忘我的境界和拼命的狀態對待新聞工作,筆下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最苛刻捐款”曹德旺一語驚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310/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