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教授新作《給中國一個夢》引起廣大網友共鳴,不足兩千字的文章里,從藏富于民到隱性收入、從階級固化到80,,90悲慘人生、從美國夢的絢麗到中國夢的缺乏、從四萬億投資的失誤到中國夢的創造,通篇文字避重就輕,極富煽情,很是符合郎教授文化人的身份。但是這種煽情于現實毫無意義。中國需要的不是夢,而是壓力。
縱觀歷史,中國社會絕大多數的動蕩和轉折都是在巨大壓力下完成的。這種壓力來于民不聊生,民族危亡。來于階級固化,朝綱崩壞。來于大廈將傾,民心思亂。在中國這樣一個沒有信仰,沒有敬畏,沒有理性,不懂妥協只懂利益的國度里,你看不到希望。人人都很奇怪,人人都很自私。唯有等到巨大的壓力沖破民眾之間的利益隔膜,迫使他們融合起來,貫通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才會真正形成一股改變社會的力量。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性格特征的人物是誰?他就是【水滸傳】中的林沖,你不把他逼入絕境,他不會想到抗爭。只要還有一絲希望,他都不會冒頭。當無數個不同階層的林沖被壓力逼到一塊時,就是社會變革的開始。
在此基礎上,我相當反對郎教授的一個夢的說法。所謂的一個夢在既有的社會價值觀念和利益體系下,不過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糊弄把戲,沒有任何的深層意義。即使真如郎教授所愿,將四萬億投入到企業的免稅當中,又能改變多少利益格局。民眾不但依然窮困,而且時間更長。所謂的中國夢在中國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就是一個氣球,看著很美好,終究要破滅。與其期待不切實際的中國夢,不如期待更大的社會壓力。所謂否極泰來,當社會壓力到了極限之后,改變自然隨之而來。
中國現在有1/3的GDP是隱性收入,折算起來不過9.26萬億,這難道是壓力的極限嗎?我想還遠遠不夠。中國經濟還有活力在涌動,在權力和資本的擠壓下,民眾還有利益的空間殘存,民眾還可以安然地做著鴕鳥,民眾之間還有利益隔膜聳立,民眾還可以淡然地相互漠視。中國社會完全固化了嗎?我想也還沒有到達極限。不然不會每年有數百萬的學子去擠國考之門。只有當民眾真正絕望了,不報希望了,只有當利益集團真正恐懼了,不能安枕了才會是壓力極限的到來。這時候民眾不去要求變革,利益集團也會急切地站出來,大聲疾呼:“我們需要變革”。呵呵。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根基,房子有地基,社會體系有民眾之基。當廣大民眾,在壓力的迫使下走向社會體系的對立面,那么整個社會體系就面臨被瓦解的風險。
在特定狀況下,一個貪官比十個清官更能推動社會的進步。當然我不是歌頌貪官。但凡貪官總是要受到懲戒的,我只是給網友一個新的視角,看待目前的隱性收入,階級固化,民族特性及郎教授的一個夢。
推薦閱讀
繼業界傳出拉手網200名員工轉投窩窩團之后,網絡各大論壇又流傳出一則題為《SP大佬徐茂棟是怎樣把窩窩團玩廢的?》的帖子,該貼作者自稱是團購網站窩窩團的資深銷售員工,其在文中披露了窩窩團CEO徐茂棟曾利用欺詐行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郎教授新作《給中國一個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529/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