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韓國發展經濟學家
經歷1929年大恐慌以來的最大經濟危機后緩慢復蘇的美國經濟,再次搖搖欲墜。2010年月均創造18.2萬多個工作崗位的美國經濟今年5月新增崗位停留在5.4萬個,結果失業率再次飆升至9.1%。
直到上月初不少專家認為,美國經濟復蘇提速,5月將創造20萬個以上工作崗位。但隨著近來其他指標相繼惡化,經濟樂觀論頓時偃旗息鼓,但上周美國政府發表正式統計前,不少專家預測5月新增工作崗位將達到17.5萬個,因此此次統計結果造成的沖擊格外大。
不少人認為,這是因日本大地震、中東政治動蕩引發的油價上漲造成的短暫現象,但其實不然。因為美國迄今的經濟復蘇得益于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財政赤字、歷史最低的利率以及美國央行(聯邦儲備委員會)向市場注巨資的“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等幾劑猛藥,2008年金融危機暴露出的根本問題并未得到解決。
緩慢復蘇的房地產市場也呈現出二次探底(double-dip)的跡象。美國房價比2006年的最高點已下降33%,但誰也不敢預測房價還將下降多少。
企業也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巨額利潤,但因為債務龐大,無法利用利潤進行積極的投資和創造崗位。金融機構因為盲目貸款而債臺高筑,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 2008年金融危機前持續10多年的并購熱潮中,很多非金融企業為進行并購欠下巨額債務,因此在償還大部分債務前,很難期待積極的投資和增長。
美國家庭負債在家庭收入中占據的比重居世界最高水平。隨著美國的房價持續下降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家庭消費也大幅萎縮。有預測認為,美國政府發表的失業率在 9%左右,但考慮到因為工作崗位銳減而放棄就業的人,美國實際失業率最低達到15%。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今后繼續保持5月份的情況,無法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很多人會因陷入失業恐慌而削減消費。
雪上加霜的是,一直支撐美國經濟的政府經濟提振政策因為各種原因而達到極限,短期內看這更讓人擔心。未來幾周內美國政府的負債將達到聯邦法規定的警戒線,然而眾議院多數黨共和黨反對提高警戒線,因此美國不能繼續通過財政赤字來扶持經濟。此外,繼續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已行不通,利率也已經下調到最低,再次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受到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很多人的反對。
由于歐元區周邊國家持續發生危機、盲目采取緊縮政策的英國經濟停滯不前、為防止經濟過熱開始縮緊銀根的中國經濟迅速減速、中東局勢動蕩引發油價上漲等一系列問題,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即便美國經濟沒有二次探底,一旦復蘇速度明顯放緩,全球經濟將再次陷入動蕩。
面對這一事態,韓國又將何去何從?韓國經濟在過去的3年里比其他國家更快復蘇,但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存在大量泡沫,家庭負債問題與美國一樣非常嚴重,尤其是從最近的儲蓄銀行事件中可以看到,房地產相關不良貸款問題很嚴重。如果在全球經濟再次陷入動蕩之前不解決這些問題,韓國經濟將會再次經歷一番陣痛。
�。▉碓矗骸冻r日報》)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日凌晨伯南克發表了舉世矚目的講話,但通篇閃爍其詞,沒有任何新意,市場從中能夠感到的就是美聯儲對未來美國經濟并不看好,對全球經濟的看法也不樂觀,但由此斷定美聯儲將在QE2結束后隨即啟動QE3,為時尚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張夏準:美國經濟再次陷入動蕩 韓國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08/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