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謝百三
再談第五、六次通脹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為5.5%,CPI數據公布后,經濟學界一致稱之為“通脹高企”,認為必須高度警惕之。
筆者前幾次文章中已分析過,2005-2008年的通脹(改革開放以來第五次通脹)與現在正在發生的通脹(第六次),其實是一次通脹,其成因、背景、影響、預后等完全一樣,只是由于美國等發生了“兩房危機”,金融海嘯,才使2008年通脹突然走向通縮,危機一過去,中國的通脹立即卷土重來。而這次通脹有可能維持相當長時間,成為一段時間里的一種常態。原因已分析過多次:
�、�2005年7月起人民幣開始升值,從1:8.28升到今天的1:6.47,導致外貿連年順差,導致外資外匯大量進入中國,一天進18-20億美元,一年進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已達3萬多億美元,使人民幣外匯占款越來越多,多達約20萬億,盡管不停地投放央票與債券,但流動性過剩問題日益嚴重。
�、谪泿磐斗帕繜o奈地、主動地投放過大;1999年M2為12萬億,現在為76萬億,M2/GDP從1999年的1.3倍,增長到現在的1.79倍。
�、勖绹鴱�2008年雷曼兄弟垮臺以來兩次實行量化貨幣寬松政策,先后(正在)大量向社會與世界放肆地投放紙幣,先是1萬億美元,,后是6000億美元;對各國,特別是新興國家壓力很大,第二次矛頭直指中國;形成“輸入型通脹”。
④財政、基建投資較大,2008年起投放4萬億,加上追加的配套的,約在10萬億左右。
�、菪略鲑J款較多,2009年為9.59萬億,2010年為7.6萬億,2011年依然寬松,4月為7000多億。
�、薹康禺a市場持續多年上漲,造成城市向農民征購土地上漲,導致農民農副產品價格上漲。(近期因季節性原因下跌,但上漲是大趨勢)。由于國外糧價為國內3倍,故糧價今后還會上漲。
⑦人口紅利正在消失。2009年以來年年出現民工荒及深圳富士康的青年工人的“12跳”(跳樓自殺事件);說明人們早已擔心的“劉易斯拐點”比經濟學家們預計的早6年提前到來了、即農民工必須加工資,最低工資標準必須提高,(浙江一帶已高達一天100元工資),否則農民寧可回鄉種田。這導致了工資成本推進型通脹。
�、鄧衅髽I的改革效應是30年來中國平息通脹的特效藥,體制改革導致生產效率之提高,大大緩解了通脹壓力。但現在,能民營化、股份化的公司已大多改完了,不肯民營化的如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電訊等也不肯再大改了,即改革開放帶來的生產力大解放,已近尾聲,這也形成了通脹之重要原因。
(本世紀與九十年代通脹的區別、預后以及治理對策待續)
推薦閱讀
中廣網北京6月16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貨幣政策不斷緊縮,房地產行業繼續面臨調控。在這樣的背景下,標普昨天下調了中國房地產業的評級。標普的評級靠譜還是不靠譜?負面評級對中國房地產業會不會帶來>>>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1/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