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資料圖)
【樂購傳媒訊】市場化之前,實物分配時代,建房的標準太低,要用有限的錢解決更多的人的住房,于是就降低標準,縮小面積,見縫插針,以自有土地為主,非科學成片規劃,甚至不承擔市政設施改造。社會發展后,城市重新規劃,生活標準提高,只好拆除重建,因此縮短了建筑生命。所以有增量無存量。
許多人問建筑的壽命,越好的房子壽命越長,越差的越折舊快,拆的快。這與價格是個矛盾。如高節能,環保的就成本提高要多花錢,價格貴,許多人又罵房價高,都想要便宜貨。但中國的古話是便宜沒好貨!
如果我想炒高房價,何苦讓買不起的去二線或農村?讓大家都擠在北京,房價不更高嗎?那有為了抬價反而將顧客趕走的道理?聽不懂也沒辦法,我只是將我的看法和分析公開了罷了。怎么理解就不是我的事了,誰發了財誰知道!
當消費者統一對某一商品用腳投票時,價格一定下降。但需求不同,財力不同時就會在有人用腳,更多人用錢投票。于是用腳投票的就適得其反了。這場競爭實際是消費者之間兩種投票方式的競爭。就象土地拍賣是投資者之間在競爭一樣。供應量就成了引發競爭熱度的重要誘因。
窮人住廉租房,這是政府政策規定。與商品房無關。
讓窮人擠進商品房市場的人,是在替政府推卸保障的責任。堅決反對讓窮人進商品房市場恰恰是強迫政府必須承擔責任。
推薦閱讀
80后我們認識了李想、高燃和茅侃侃;70年代互聯網活躍著丁磊、馬化騰和李彥宏;那么黃金四十歲呢?數不勝數,但是史玉柱可能是最另類和頗具傳奇的一個。 史玉柱的加入不僅僅是攪局,更將是一場革命。網游圈的一句戲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任志強:堅決反對窮人進商品房市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2/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