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彈
有新人笑,自然也會有舊人“哭”,江蘇百強企業和百強民營企業榜單出爐后,最傷心的"失意者"莫過于離開榜單的企業。
民營經濟是我省的半壁江山,最能反映我省經濟的風云變幻。比較2009年和2010年百強民企榜單,竟有13家企業不幸出局。這其中,1家企業被并購,2家企業不愿意填報營業收入,10家企業的排名下降。
僅從數據的分析便可獲得兩個判斷:一是,失意企業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鋼鐵、能源以及機械與電氣設備、耐用消費品行業;二是,他們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雖說船小好調頭,但它們與大船相比畢竟在發展的平穩性上難以企及。
房地產與鋼鐵、能源雖是不同行業,但三者之間的關聯性相當高,均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較大,它們相加總共有7家企業。但對于機械與電氣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兩個行業的"失意者"來說,更多則是源于自身在市場競爭長跑中的落敗�?梢哉f,他們并沒有完全控制自己的命運,而是跟隨市場與行業周期起伏,搭上了“順風車”,進入上升周期便一口氣沖入百強,結果遇到逆境就沉寂。
制造業難做,人所共知。但跳出失意榜,我們還是看到許多來自傳統制造業的企業一路凱歌。比如,中天鋼鐵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00億元,申特鋼鐵利潤增幅領跑百強企業,都是抓住市場機遇,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開發出高、精、尖產品,搶占市場高端份額。上榜者的成長路徑證明了行業空間還是很大的,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說,除了懂得把握行業機遇之外,擁有內在的創新驅動才是最終取勝之道。
應該看到,當前大多數江蘇民營企業仍在傳統產業領域奮力前行,而新興產業中的企業雖然發展很快、盈利空間大,但個頭不大,形成影響力尚需時日。當前,唯有那些通過科技、營銷等創新,既占據傳統產業優勢,又把握住新興產業發展機會順利完成轉型升級的企業,才可能成為最大的贏家。 黃偉
推薦閱讀
經濟走筆 近日,奢侈品消費是熱門話題。針對不少對之警惕和憂患的議論,也提一些不同看法。 什么是奢侈品?在改革開放之初,墨鏡和西服都當過國人的奢侈品,上面的商標舍不得撕下來;尋呼機和大哥大也曾是我們的奢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3/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