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富晶投資總經理 王林 文機構投資 Institution Investment 吳昊整理
最近有一種提法,叫“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我不理解什么是“顯著提高”,是不是也要對它設個定量指標?過去也說要提高直接融資的比例,但這么多年來,直接融資的比例始終只有幾個百分點。
幾個百分點的來由是這樣的:二十年來銀行貸款五十萬億,二十年股市直接融資約有三四萬億。直接融資的比例微不足道,這使整個金融信用過度集中在銀行體系,這個局面不僅沒有改變還有加劇惡化的可能。
所以“十二五”期間達到多少比例算是“顯著提高”直接融資?這要定量。比如到“十二五”末,以股市融資占銀行貸款計算達到20%,應該不算夸張吧。關鍵是要改革“個股圈錢”的發行制度體制、制定發行標準、放開新股發行。
銀行這幾年的數據,讓我有一些擔心。
從2009年到今年,銀行的貸款余額合計增加了約二十五萬億;但是同期我們的儲蓄存款大概增加十二萬億左右,與貸款相差十三萬億。這差的十幾萬億是什么呢?是企業存款。
問題是如果企業存款那么多,他們為什么還要貸款呢?這說明相當部分存款是由貸款衍生出來的。銀行貸款給企業有沒有條件?你必須把錢再存到我銀行,馬上存款增加了,又可以貸出去了,然后又存到銀行……一筆錢在存款、貸款中循環了多少次?說不清楚,現在看來至少有問題。銀行一定程度的杠桿我們都認可,但現在是不是過頭了?
我贊成加息。中小企業承受的從來都是高利貸,大企業把大部分很便宜的資金拿走了,又變成存款到銀行去了,這對整個經濟活力是非常非常不利的,而我們的就業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
截至2010年底,銀行體系的資產接近一百萬億,當年增加了將近二十萬億。我們一年GDP也就三十多萬億,結果銀行體系的資產一年要增加接近二十萬億。而且2005年以來,銀行資產增加了150%多。
銀行體系的泡沫是不是有一些過頭?銀行雖然現在還很賺錢,一年的收益八九千億左右,但是在一百萬億資產里面,如果出現了1%-2%的損失,那豈不是不僅沒有盈利,而且會有巨大的虧損嗎?銀行股為什么不漲?是不是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推薦閱讀
蔡曉輝 一份高和投資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再次將陜西榆林推進公眾的視野。報告稱,保守估計,鄂爾多斯擁有資產過億的富豪不下7000人,榆林的億萬富豪則不在鄂爾多斯之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直接融資的幾個百分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7/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