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水土不服 致產品難升值
李嘉誠有一句投資名言: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
毫無疑問,和黃在成都的首個項目南城都匯具備了李嘉誠所說的“地段”價值,不但位于成都向南發展的核心區域,還緊鄰神仙樹板塊,周邊家樂福、宜家、歐尚、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七中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這樣的房子肯定升值。”2007年,張先生抱著這樣的想法與和黃成都簽訂了《認購書》、《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等一系列文件,購買位于雍翠路143、211(號)地塊的南城都匯項目一期的一套房屋。房屋建筑面積將近300平方米,系和黃成都宣傳的樓王位置,頂層的躍層豪宅,且正對中庭,當時價格約13000元/平米。
但是4年之后,張先生否定了自己
當初的想法,“現在13000元/平米還賣不出去呢。”本網向某二手房機構求證得知,南城都匯目前的一手房均價為9300元/平米,雖然該戶型為躍層豪宅,但是由于戶型大且不適用等原因,目前價格大約為10000余元/平米。據此估算,張先生購房4年以來虧損數十萬元,而如果張先生在4年前購房同區域其它住宅,帳面則可以贏余數十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南城都匯難以升值的原因包括產品質量、設計以及口碑等因素。
某開發公司開發總監表示,南城都匯的產品設計“水土不服”,不符合成都購房者的審美觀和需求,雖然其樓盤位置較好,但如果不適宜居住,價值肯定會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南城都匯一直以來業主的投訴非常多,存在非常多的質量問題,這樣一傳二、二傳三,導致該樓盤口碑不好,購房者對其存在防備心理,加上成都南邊的品質樓盤非常多,各大品牌開發商紛紛入駐,南城都匯在產品質量、設計、服務等各方面均落后于這些專業開發商,其“遭遇”不升值的現實也就不那么讓人意外了。
此外,由于以上原因,南城都匯的二手房還存在出手難的困境和尷尬。
靠資本運作捂地取勝 致產品被忽視
2004年10月,和黃以21.35億元拍下總面積1036畝的南城都匯用地,一舉成為房地產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但是這塊原本承諾2005年動工的土地,直到2007年才開始動工,當時業內盛傳和黃是“捂地之王”。
某成都本土業內人士曾對媒體表示,“和黃的項目大多是能拖多久則拖多久,只見破土少見樓房,而售價卻一調再調,即使退房后,和黃仍可以高價賣出。”
和黃贏取暴利的玄機被一語道破。新港地產相關負責人向本網分析,和黃本身不以房地產業務為支撐,在香港,和記黃埔修的房子也不是高端住房,可以說他們在房地產行業品質本來就很一般。這樣的房企,靠的是資本運作,靠的是“捂地”,而不是依靠產品和服務取勝,可以說,這類房企是房地產行業的“投機取巧者”。
但是,當年的那批購房者還沒有認識到和黃的這種“策略”,從而引發了如今大批購房者走向維權之路。
一資深人士稱,和黃是最早進入成都房地產市場的港資房企,視野應該非常廣闊,但卻未能在成都市場獲得“領頭羊”的地位,反而變成了成都市場的“問題孩子”。早先,南城都匯項目讓和黃賺到了豐厚的土地增值收益,但是后期的開發卻不盡人意,未能見證和黃的輝煌,其產品的不專業而宣傳的高調導致了其市場基礎不牢,難再有上升空間,同時和黃將面臨市場審視,不專業的表現將讓和黃面臨市場危機。
而對于最近出現業主起訴和黃的案例,業內人士認為,業主想贏官司很難,有點螳臂當車的意思,打官司只是業主維權的一種方式,但很難有效果。不過即便如此,和黃可能會贏了官司,輸了人心,對于和黃這樣處于強勢地位的開發商,應該在保證房子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客戶水準,有問題不應該回避,這樣才有可能贏得人心,贏得市場。
推薦閱讀
希臘是一個戲劇文化發達的國家,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都能在世界歷史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相比較而言,為希臘帶來更大聲譽的,是其悲劇。6月29日,希臘議會通過了新的財政緊縮計劃,為獲得新一輪國際財政援助貸款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黃成都深陷信任危機 業主一紙訴狀告上法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705/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