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顯示:陜西40所省屬公辦高校負債超過100億,警鐘再度敲響。今后陜西不再審批新設高校及高校建設項目;未經陜西省政府批準,各高校不得自行舉債;銀行也不得再向高校審批和發放新增貸款。(7月3日中國廣播網)
陜西高校的債臺高筑,也是其它地方的一個縮影。高校負債在各地并不少見,全國到底有多少家高校欠債,欠了多少債?審計署不久前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全國一共有1164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負債大約是2635億元。因為一屁股債,不少大學早已揭不開鍋了。借債要還,然而今天許多債務纏身的大學不但無錢可還,而且陷入了借新債還舊債的惡性循環。銀行頻頻上門討債,有些校長已成了“躲債校長”。有所大學因為債務難還,還專門向師生征集解決學校財務困難的建議。
大學為什么債臺高筑,主要的原因就在奢華辦學。回顧近10年高校的發展模式,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問題的端倪,從2000年開始,一座座華美壯觀的大學城建成,一些高校也因此深陷還貸泥潭。這些年來,不少高校大興土木,甚至一個大學就成了一個“城”。看看一個比一個豪華的“大學城”,我們很難相信這是窮國辦教育。除了校舍的豪華,我們的大學在其它方面也從來不曾“小氣”過。高校官員購買豪華進口車、以出國考察為名的公費旅游、公費吃喝等等,都是千金一擲也不皺一下眉頭的。
我們許多大學沒有“大師之大”,然而卻誰都不缺“大樓之大”。一些大學張口閉口要向世界一流大學沖刺,然而只有一個用巨額債務換來的豪華殼子,遑論什么一流、二流?企業活不下去,可以申請破產,大學也能破產嗎?如果不能,即使背了一屁股債也不擔心關門打烊,那么結果也有一個,巨額債務最終由公共財政也就是全體公眾埋單。有資料表明,以公眾的支付能力為尺度衡量,即使與世界上大學收費最高的國家相比,我們的大學收費也在其上。我們的大學收費已不是什么與國際接軌的問題,而是大大地“越軌”了。過高學費已讓公眾不堪其負,為了幫高校還債還要掏得更多,這算什么事?
推薦閱讀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日前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考察工作時強調,金融系統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握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執行力度,服從和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大局,堅持有保有壓,著力優化信貸結構,毫不動搖地加強小企業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校巨債誰來幫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705/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