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薩諸塞州梅德福德——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觀點:引發興登堡(Hindenberg)慘案的原因是這艘飛艇沒有攜帶應有的滅火設備和降落傘,而不是可能引起大火的設計缺陷。今天的銀行改革之爭和這一觀點如出一轍。
銀行改革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改變銀行業機械化、巨大化的狀態。曾幾何時,銀行家認識所有的貸款人,并且逐一作出貸款決策。可如今,銀行用遠離第一線的金融巫師所開發出來的模型批量生產貸款以及一系列的衍生產品。批量生產對巨型銀行的成長有利,因此,與貸款官員的誤判不同,巨型銀行所使用的有缺陷模型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
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MervynKing)等人提出了有助于重建可靠體系的徹底改革方案,但這些方案并沒有被采納,人們吵得不可開交的措施對解決現代銀行業基礎缺陷根本于事無補。
以熱議中的關于銀行應該持有多少資本為宜的討論為例。監管者的想法是大幅提高資本要求,比如,英格蘭銀行的研究表明應該將資本要求提高三倍以上。
而銀行家——他們實際上關心的是自己的獎金——則警告說,更高的資本要求將迫使他們削減貸款,從而威脅經濟增長。事實上,他們根本是在故弄玄虛。
是的,管制銀行資本的主意看起來相當明智。不管你從事什么業務,借錢都會增加風險——只要沒有債務,你就不會破產。沉重的債務還會鼓勵所有者和管理者走向破產,因為承擔大部分資產縮水風險的是債權人。因此,審慎的貸款人不但要限制某個企業的貸款量,還要限制其所承擔的其他風險。
但債權人并沒有動力給銀行設定嚴格的界限。因為銀行擠兌會引發廣泛的危機,所以對于上了保險的貸款,政府給予直接擔保;對于巨型銀行的其他債務,政府也會給予間接擔保。但為銀行債務提供擔保的政府同時也應該要求銀行家審慎行事。
但將注意力集中在限制銀行債務而忽略其他后果可能更嚴重的行為絕非好的監管措施。
銀行監管曾經與貸款一樣,是無中央當局且基于判斷的。監管者主要依賴考察單筆貸款,而不是資本-資產比率來進行監管。典型的銀行考察包括對所有商業貸款和大部分消費者貸款的詳細審查。資本充足性則基于判斷:由考察者在考慮了某家銀行的具體風險的基礎上決定其應該持有多少緩沖資本。
后來,監管者轉而依賴要求銀行持有一定資本緩沖量的法令,資本緩沖應該足以覆蓋潛在損失。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銀行的資產和風險暴露可以被正確測量。事實上,巨型銀行的財務報表充滿了虛假信息和信口開河,要對其進行審計十分困難。
問題絕不僅僅是故意混淆視聽那么簡單。JP摩根和德意志銀行都曾因行賄、非法披露以及煽動逃稅而支付過巨額和解費用。縱容高管隨心所欲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這又帶來了令一個值得引起警惕的問題:JP摩根德高望重的CEO戴蒙(JamieDimon)對摩根規模近800億美元的衍生品交易部門的風險知道多少?會比倒霉的前英國石油CEO唐熙華(TonyHayward)所了解的該公司墨西哥灣鉆井機的風險更深嗎?
事實上,人們忽略了什么才是真正面臨風險的東西,這才是引起關于資本緩沖超現實正確公式的爭論的源頭。此外,就資本充足性問題采用刻板規則會在不經意間造成系統性的輕率決策。
貸款限制使得銀行很難賺取足夠的股東回報,從而促使它們開展高風險、高利潤率的貸款業務,但這樣一來銀行又必須為被認為是高風險的資產類型準備更多的資本,從而使問題惡化了。比如,2008年危機之前,根據國際通行的巴塞爾委員會規則,商業貸款的資本要求要比AA和AAA級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高五倍。
于是,銀行理所當然地回避了傳統商業貸款(必須用更多資本來支持),轉而囤積它們所能找到的收益率最高(因而風險也最高)的AA和AAA級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全球銀行體系和經濟的命運因此落入了三大評級機構及其有缺陷的風險模型手中。
鼓勵銀行將賬面上的貸款轉換為證券還拉低了信貸展期的總體審慎度。此外,銀行紛紛采取繞過巴塞爾規則的策略,致使它們變得愈加復雜和難以監督管理。
更明智的資本要求,即更佳的巴塞爾規則,也無濟于事。嚴格的至上而下一致性是度量衡體系和貨幣發行的基礎。與此相反,銀行貸款和監管必須有細部信息的配合,因為在一個動態的、不存在嚴格管制的經濟中,每個借款人、每筆貸款、每家銀行都各不相同(盡管有的一般準則也是大有裨益的)。看似客觀的自上而下方法忽視了風險的異質性,先入為主地認為當前的抵押貸款與下一筆是一樣的。
我們已不再承受得起僅僅依靠老式考察手法對面臨批量生產風險的巨型銀行進行監管了。此外,由于股東和襲擊者并不能迫使銀行實施改革,因此政府必須要求這些銀行遠離無人能夠監督管理的業務,回歸手動的逐筆貸款業務。在巨額利潤和獎金的誘惑下,巨型銀行是不會舍棄其基于模型的業務的;但是,除非這成為現實,否則把我們的安危托付給自上而下規則就是在亂彈琴。
艾馬爾·畢海德是塔夫斯大學弗萊徹法律和外交學院教授,著有《呼喚判決》
推薦閱讀
王岐山近日在主持召開小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時指出,緩解小企業融資難,關鍵要多措并舉,加快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好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大型銀行要創新金融產品,強化小企業金融服務,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銀行監管的資本之誤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706/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