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今年資教生“輔導員”的唐莉在湖北經濟學院。朱建華 攝
1984年出生的唐莉,在基層做了3年教師后,考上紅安縣教育局副局長的崗位。去年11月,筆試、面試、綜合成績都排第一名的唐莉,經公示后就任紅安縣教育局副局長,成為“班子”中最年輕的成員,分管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長江日報》7月26日)
“80后”與“副局長”這兩個詞,往往因為給人的感覺太過突兀而被人質疑。去年2月份,山東新泰23歲女大學生被提為副局長的事件,是最好的例證。
但是,反觀唐莉考上教育局副局長的新聞,網上卻并非完全是清一色的質疑之聲。除了部分網友習慣性地發出了“有關系”、“權二代”之類的質疑之外,還有不少網友認為80后考上副科級干部,并不算什么新聞,更何況唐莉還付出了那么多。問題就來了,相同的80后女大學生,相同的副科級干部,這一次的質疑為何如此之少呢?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唐莉的“表現”,已經讓許多普通人開始產生了“羨慕嫉妒恨”。原因很簡單,在支教完3年任務之后,第一考考上當地中學副校長,第二考考上教育局副局長的現實,相當給力。雖然這種給力表現的層次比較低級,但在當下體制的大環境下,這種成長歷程也是罕見的。
但是,仔細看過新聞,不免發現1984年出生的唐莉,確實有幾分可敬之處。比如,在農村做了三年“資教師”(湖北支教教師的一種);比如每周26節課的工作量;比如除了擔當語文教師,還為缺少老師的學校承擔起英語與生物的教學任務。這此所有為這位看似“權二代”“官二代”的年輕女大學生增加了不少博得同情、博得理解的資本。誰也不能肯定唐莉就不是“官二代”“權二代”,其背后就完全沒有裙帶關系,但是她支教三年,每周26節課工作量的工作現實,使得她有了不像“官二代”“權二代”的理由。這正是唐莉被部分人認可的原因之一。
說到底,公眾與網友質疑官員的升遷或考試考出了特別好的成績,并非完全看出身。而是無論出身如何,無論主角是不是“官二代”、有沒有裙帶關系,只要在她所在的崗位上認認真真地做了事,付出了許多,公眾也不一定就必須質疑。退一步說,就算唐莉果真就是“官二代”,她所有的付出,也令人敬佩。
公眾的質疑其實很理性,“80后”不是天生的與“副局長”絕緣,80后遲早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但看一個人能否晉升,程序必須符合正義,履歷必須真實而“動人”。如其不然,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推及到官員身上,官員升遷過快、考試過猛都不是我們質疑其是否是“官二代”的理由,關鍵要看這位官員有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政績來,有沒有符合程序正義。有說服力的政績,有程序正義,則網友們絕不會冤枉結果的正義。
推薦閱讀
有一個玩笑說,新加坡是一個fine city(美好的城市),但也是一個罰款的城市。這種強勢管理,雖然有了一個整齊和諧的外表,但是卻在喪失城市的本質:一種勃勃的生機。 作者:閭丘露薇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著有《行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神馬都浮云 看看80后女孩副局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728/1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