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己親眼所見,并且有幾個朋友同樣驗證,我不敢相信當當網會投其他B2C的廣告。起初我以為是電信DNS劫持,但通過點擊幾個廣告的鏈接可以肯定,凡客是直接通過當當網投放,優購和走秀是通過廣告平臺投放。無疑,這些廣告投放在當當網,完全是得到了當當網的允許。
當當網作為一家知名B2C網站,在首頁投放其他B2C的廣告,有些還與當當網存在競爭關系,著實讓我感到震驚和費解。這幾個投放在當當首頁的廣告,影響用戶體驗不在話下。很多網站自己站內的廣告,也沒有像當當這般牛皮癬。如此犧牲自身的用戶體驗,賺取廣告費用,想必當當認為值得。如果當當認為不值得,斷不會因一些廣告費,影響到自己的用戶體驗,幫別人賺點擊。
不管值不值得,反正當當已經掛了這些廣告,賺了一筆廣告費。作為一個旁人,只能認為,當當覺得賣流量比賣書賺錢,比自身的業務來得更直接。也可以說,當當認為這些流量對自己沒價值,還不如換成廣告費來得更直接。是的,如果不是比自身業務還賺錢,誰又會犧牲自己的業務,去幫別人去賺錢呢?如果自己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又何必賣給別人,幫別人去導用戶,拉生意呢?
可是,當當網自己還在買流量,這又是為何呢?當當自己到處去投廣告,自己卻又要賣廣告來糊口,莫非當當網已經“窮兇餓極”?是否可以這么理解,當當網花錢去買流量,結果買回來流量之后,發現自己用這些流量賺不到錢,然后再倒手去賣給別人,好抵消自己在廣告投入上的入不敷出?既然如此,那當當網的業務就是不賺錢,而且是根本賺不到錢,只能靠賣廣告為生,是否?
當當網可是一家上市公司,倘若讓他的股東們看到,他們又該如何是好?當當自己作為一家B2C企業,卻不務正業的干起了媒體平臺的活,給其他存在競爭的B2C掛廣告,給他們導流量,給他們拉業務。他們心里還能不犯嘀咕嗎?是不是有一天,當當連京東的廣告也會攬下來?當然,我相信不會。就算當當網實在混不下去了,就李國慶對劉強東那樣,我相信他不會,大不了當當改行去做淘寶客。自己只要做流量,然后導向淘寶的賣家,賺取其中的提成,應該也是很好賺。
看到當當網如此這般,我只是在想,莫不是泡沫真要破滅了?長期以來,都說B2C泡沫很嚴重,所有的B2C都在虧本賺吆喝�?墒牵矝]見幾家真倒下�,F如今,連已經上市的當當都要靠賣身賺廣告費為生了,那些還沒有上市的B2C,那些還在往死里燒錢的B2C,那些在當當投放廣告的B2C,他們的日子真的好過嗎?甚至還比當當的日子過得安穩?我想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當當都能如此下賤的賣廣告賺錢,那就是電商的日子真的不是那么好過,未來的日子更難過。當當網現在賺那些B2C的錢,其實就是吸他們的血,讓他們慢慢的死去,自己卻能夠賴活。等那些往死里燒錢的B2C一家家倒下之后,當當卻用他們的錢保住了自己的命,這也不失為良策。
推薦閱讀
二手品廣告低價誘人 記者連查數十條卻無一顯示 港版iPhone 4 32G只要2800元,99成新的HTC只賣800元,自用的佳能400D只售1560元。這些價格實惠的商品可不是什么山寨貨,而是分類信息網站百姓網9月16日,在本市某早報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搖身賣廣告 電商是否泡沫要破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926/1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