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前期走得相當強勁的文化傳媒板塊全線回調。粵傳媒(002181.SZ)股價報收11.07元,跌幅5.22%,當天換手率為4.63%。
10月19日,公司發布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份,營業總收入為2.45億元,同比增長0.65%,凈利潤為959萬元,同比減少19.64%。另外,公司方面表示,經過證監會審核,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重大資產事宜的申請獲得有條件通過。
根據粵傳媒之前公告,粵傳媒實際控制人廣州日報社擬通過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將下屬傳媒類優質經營性資產整體注入上市公司。擬發行價格為11.24元/股,增發3.4億股。
目前,廣州日報社通過廣州傳媒全資子公司大洋實業間接持有粵傳媒37.73%的股權。按照此前公告,交易完成后,廣州日報社將直接及間接持有上市公司68.45%的股權。
國聯證券分析師衛嬋娟認為,雖然公司此次重組獲得有條件通過,但最終重組完全通過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一旦公司重組完成,《廣州日報》將把自己的一些優良資產,包括廣告業務、發行業務、新媒體(大洋網)等業務全部注入到上市公司,從而基本做到《廣州日報》除了采編業務之外的整體上市,這也是繼之前《浙江日報》之后的第二家整體上市的報業集團,一旦整體上市完成,公司的主營業務將主要是廣告業務。
事實上,雖然近幾年報業廣告收入隨著報紙銷量的逐步下滑而呈現下滑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報業龍頭,包括《廣州日報》《浙江日報》等,其報業銷量下滑并不是很明顯,所以對其廣告投放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光大證券亦認為,依托首屈一指的報業機構,公司的基本面有望發生實質性變化。此次注入的資產整體經營穩健、盈利能力強,重組完成后,公司資產質量大大改善,盈利能力將顯著提高。
衛嬋娟認為,無論是剛剛結束的六中全會,還是近幾年政府的相關政策,都是對文化產業進行大力的支持。預計未來政策將主要向一些傳統媒體龍頭傾斜,畢竟龍頭公司有資金、有品牌、有人才,而這些是做大做強和走出去的關鍵條件。
國聯證券預測公司未來三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52元、0.58元和0.65元,但由于重組等仍要待證監會的核準文件,仍然維持公司“謹慎推薦”評級。
第一創業認為,如果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完成,預計公司2011年到2013年的備考每股凈利潤將分別是0.54元、0.66元、0.78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21倍、17倍、15倍。公司的市盈率在傳媒行業公司中處于低端,也明顯低于同樣以報業經營資產上市的浙報傳媒。
光大證券在報告中稱,考慮到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核心議題的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剛剛落幕,文化傳媒產業政策紅利空前,后續將有一系列分項政策及規劃出臺,政策有望在中短期內支撐公司股價上漲,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給予“買入”評級,合理價格區間為12.6元~14.7元。
而在重組預期之下,截至10月20日,共有90家機構對粵傳媒2011年業績作出預測,平均預測凈利潤為3.15億元,比上年增長2005.36%,平均預測每股收益為0.48元。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收購雅虎存變數 重重障礙考驗馬云>>>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022/1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