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陳天橋為他的盛大娛樂帝國所設計的重要一步,在10月17日公布后立即震動了業界。
根據陳天橋提交的建議函,將以每個美國存托憑證(ADS)41.35美元或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其家族目前尚未持有的31.6%的公司股份。若交易完成,盛大網絡將完成私有化,在美國退市。
退市,是公司的經營策略之一。對于陳天橋來說,在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中國概念股處在了一個價格低谷,因此“私有化”的目標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時機。長期的、多次的低調回購行為之后,“私有化”只剩臨門一腳——到目前為止,很難看到還有什么因素能夠阻礙這個完美收官。更難得的是,對于這筆買賣,雙方都會覺得很愉悅。
首先,陳天橋家族很愉悅。這個引來眾多叫好之聲的計劃,實在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盛大當前所持有的賬面現金,遠高于管理層收購公開流通股所需要的花費。截至2011年第二財季末,盛大網絡擁有約12億美元的凈現金,而此次私有化所需要的資金,大約為7.4億美元。借錢收購、私有化完成、如果再通過一些運作用公司持有的現金還錢,這將是一個簡單而完美的路徑。
然后,中小股東也愉悅。陳天橋此次提出的收購價格,相對而言,將使持有盛大股票的中小股東通過本次收購直接獲得超過20%的溢價。基于這一點,各家投資機構也多數傾向于這一私有化過程“很快完成”。
如此買賣,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更何況,私有化之后還有諸多如各種評論所言的好處。比如“擺脫股市和公眾的壓力來辦大事”;比如“化解那個名叫VIE的世紀難題”;比如“趁估值太低而借機自行抄底并充分展示發展信心”、比如“理順盛大這個旗下公司最多的互聯網企業的結構”……
再向后看,如果真的完整做完“PPP策略”(Public-Private-Public),還有可能迎來一個更誘人的前景。此前便有幾乎完美的范例存在:旺旺首先在新加證券市場上市,由于交投不活躍而股價低迷,老板蔡衍明向12家銀行聯貸8.5億美元用于回購,一年后旺旺在香港重新上市,獲得1000億市值。
陳天橋在美國以8倍估值買回的這31.6%的股份,焉知某日他不會在國內以80倍乃至100倍的估值賣出去?
推薦閱讀
中國概念股周五普遍上漲 13只股票漲幅超4%>>>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陳天橋的劃算買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022/1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