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期有讀者對京東方A(2.83,0.00,0.00%)的8代線提出質疑之后(見《紅周刊》26期第60頁《京東方A,匪夷所思的百億融資》),本周我們繼續關注京東方A的百億融資項目。如果這個項目的技術優勢、行業前景并不像公告上描述的那么樂觀,那高達百億的融資對投資者是福還是禍?
產品領先無從談起
京東方A在關于建設8代線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指出,8代線建設是以“高起點、高技術含量”為前提的,公司也對《紅周刊》明確表示:“8.5代線是全球業內領先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但事實上,一位行業內專家對《紅周刊》表示:“雖然京東方將擁有第4.5代、第5代、第6代、第8代共4條生產線,但是不管第幾代都只是升級,被替代的風險非常大,而OLED直接替代才是被公認的升級換代。”
與液晶技術相比,OLED具備面板厚度更薄、對比度更高、響應速度更快、更節能等特點,被業界公認為是液晶面板的直接替代者。根據臺灣工研院IEK的調查,三星、索尼、LG等韓日廠商早已開始研究OLED顯示技術,其中三星和索尼從2007年開始就陸續發表過與OLED相關的新技術與產品,OLED產品已經進入商用階段。而就在京東方A8代線計劃達產的時段,三星、索尼等廠商已經準備同期推出與8代線同等尺寸的OLED產品。三星將在2011年推出37寸和42寸OLEDTV,索尼計劃在2012年正式推出40寸與42寸OLEDTV。京東方A所謂的技術領先產品方才上市,就要迎來眾多國際廠商新一代替代品的沖擊。
8代線市場不容樂觀
除了受新一代產品的沖擊,京東方A還要遭遇國內對手的競爭。一位家電行業專家指出,2009年以來,國內企業蜂擁進入液晶面板領域,僅8代線的TFT-LCD規劃產能就達到8000萬張,而且基本上都在2011年底之前達產。目前除京東方A的8代線項目之外,還有蘇州三星、南京夏普等6條8代線正在建設,而成都富士康和合肥鑫晟的8代線項目還在等待獲批。
上述專家表示:“據平面顯示產業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的估計,2013年中國的液晶電視規模大約為4500萬臺,如果按照全部是32英寸計算,3條8代線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貨量的1/3計算,也只需要6條8代線。但目前國內已經有7條線在建,還有兩條擬建中。產能過剩是未來必將遇到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價格競爭也將是不可避免的。”
京東方A此前曾表示,公司的TFT-LCD5代線產品由于供過于求,價格持續下滑,公司2009年1~9月虧損達7.57億元,經營形勢不容樂觀。上述業內專家表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在8代線的市場上再次出現。”
融資數百億卻連年虧損
為建設5代線,2004年京東方發行B股融資20億港元,2006年再度融資18億;為上馬4.5代線,2008年京東方A再度募資22億元;為建設6代線,2009年,京東方A再度募資120億元;時隔不到一年,上市公司又要再募資100億去建設8代線,6年的時間京東方A從資本市場融資額高達280億元。
多年來巨額的融資換來的卻是上市公司的連年虧損。自2004年進軍液晶面板業務以后,京東方A2005年、2006年分別虧損15.9億元、17.7億元,一度被ST;2007年因市場轉暖,以及股權出讓和政府補貼,公司全年盈利6.9億元;但是,2008年京東方A再度虧損8.07億元,2009年如果不是獲得政府補貼的7億元,上市公司又將出現巨額虧損并被再度ST。
京東方5年融資幾百億,但是分紅卻十分吝嗇。10年來公司僅有過3次派現,2001年末期每10股分紅0.5元,2003年末期每10股分紅0.1元,2004年末期每10股分紅0.2元。這僅有的3次派現總金額僅0.665億元,這一數字還不到公司再融資金額零頭,而2004年之后,公司再沒有過任何的分紅。
“打著民族產業的牌子,干著浪費國家錢財的活!每次上一代線不到一年,日韓的替代品就立馬推出市場,這樣怎么可能賺錢!”一位資深股民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京東方A的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6月18日消息 美菱電器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17日,公司通過深交所競價交易系統出售科大訊飛股份310萬股,投資凈收益合計9759萬元,占公司2009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32.40%。 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方A:前景難測 技術領先只是個傳說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229/12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