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方的冬天已提前到來,雪后的寒冷還未散去。經歷了CRT電視到平板電視的轉型陣痛后,國內家電行業的春天卻是剛剛開始。
九月底以來,家電類上市公司股價整體上揚,國內平板電視之王——海信電器也不例外。在短短的兩個多月,該公司股價從11元攀升至25元的歷史新高,逾113%的漲幅可謂青春煥發。較于10.83元的增發底價,海信電器二級市場價格也已增長100%。
海信電器在二級市場大放異彩或與其不俗的業績增長不無關系。
今年前三季度,海信電器實現主營收入130.49億元,接近2008年全年的營收,比上年同期增長30.47%,而凈利潤大增121.3%,每股收益約0.63元。
模組項目新增產能500萬臺
成本下降4%
隨著國內外經濟回暖,內需和外銷的雙雙上升,上述業績的增長或將延續,隨之而來的將是海信電器液晶電視的產能擴張。
11月2日,海信電器發布公告,其定向增發計劃獲證監會發審委有條件通過。此次增發,海信電器擬向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5億股,每股發行價不低于10.83元,擬募集不超過15億元的資金用于兩個項目。
募投項目總投資金額約15.31億元。其中,液晶電視模組與整機一體化設計制造及配套建設項目預計投資12.45億元,平板電視生產配套(貼片機、注塑機)項目預計投資2.86億元。
上述項目加快了海信電器在LED液晶電視領域的擴張。去年7月,該公司已經率先量產國內第一款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2寸LED電視。
“模組項目是我們這次募集資金的頭項,我們在已有的3條液晶模組線基礎上新增5條模組線,其中包括有5條LED背光線。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我們不單是做模組的組裝加工,還做深度開發。”海信電器董秘夏峰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5條模組線新增的產能又有多少,項目盈利前景如何?海信電器總經理劉洪新給出了答案,“模組總產能將達到650萬臺(原有3條線為150萬臺),將于2011年達產,但也僅能滿足海信整機需要的50%左右”。
自產模組也將給海信帶來一筆可觀的利潤。“實際上,上半年3條模組線明顯減少了成本,即增加凈利潤4000多萬元。隨著我們模組產能的擴大,應該有更大的支撐力”。
除了使成本下降,劉洪新也提到,“我們通過液晶模組技術差異化把產品的差異化體現出來。另外,我們上模組,對于資源掌控有重要作用,和上游合作也更密切”。
海信電器認為,由于液晶模組環節占平板電視產業的價值鏈比例高達35%-40%,且投入較低,通過向模組延伸,公司能夠控制的成本將達到70%左右,成本控制得到了較大的拓展。
對于此次增發對象,董秘夏峰近日表示,“我們面向的對象是基金、保險這些機構投資者。目前,和我們表達認購意向的非常多,包括一些私募。和我們接觸的遠遠超過了10家。但我們會以詢價的方式來確定最終發行對象。”
技術領先業內
市場份額繼續提升
專家認為,未來十年,液晶電視將是彩電行業的絕對主流。從CCFL普通液晶電視到LED背光電視,技術升級帶來了深刻變化和巨大投資機遇,可以預見彩電行業未來幾年將進入快速成長通道。
據業內人士預測,2011年全球LED液晶電視的需求量約有5000萬臺,而海信電器早已播下了LED背光液晶電視這顆具有成長性的種子。
2005年,海信電器開始對LED背光等新型顯示領域進行技術研發。2007年建成國內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次年,LED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進入啟蒙階段,海信電器自主研發的42寸液晶電視的面世揭開了LED的帷幕。此后,LED液晶電視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國內外市場。有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LED背光的出貨量是2008年同期的8倍,CCFL背光液晶電視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
當國內同行跟風而上時,海信電器已經自主掌握了LED液晶模組的設計、工藝和制造技術,在整機開發方面也積累了突出的技術優勢。
截至目前,海信電器已經擁有3條液晶模組生產線,在平板電視領域獲得的授權專利數612件,正在申請的專利463項。在LED背光源技術方面,已申請50多項國內外重要專利。
海信電器在研發技術上的先知先覺也讓其在液晶電視的市場上斬獲頗豐,市場份額連續六年居第一。
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指出,2008年前,海信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在10%以上,競爭對手的份額占8%-9%,領先的優勢不很明顯。今年上半年市場份額已大幅升至17%左右,遠將競爭對手甩在身后。
推薦閱讀
青島海爾(600690)和海爾電器(01169.HK)昨晚雙雙公告,青島海爾正在與海爾集團就轉讓后者持有的海爾電器31.93%的股份事宜進行商談,并初步達成一致性意見。交易完成后,青島海爾將持有海爾電器51.31%的股份。 海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信電器:自產液晶模組 領跑國內彩電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229/13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