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工作失誤”被誤讀
ST科龍于2009年5月8日發布公告提到,海信集團持有海信電子控股55.59%的股權,但媒體查證指出,實際上海信集團持有的海信電子控股的股權比例是51.01%。
ST科龍今日對此回應指出,公布上述資產重組預案的持股比例數據錯誤是由于工作失誤造成的,并強調自己在隨后4月17日的年報中更改為正確的51.01%。
另外ST科龍還指出,海信電器將海信北京55%的股權轉讓給海信空調的價格也同樣因為“工作失誤”造成轉讓價格披露錯誤,正確的轉讓價格不是4714.05萬元,而是13304.68萬元。
早前媒體報道根據ST科龍上述兩個失誤,將其解讀為海信高管們在MBO上市公司ST科龍上市布局已久,以周厚健、于淑珉、湯業國、肖建林等高管組成的81名自然人現金出資擁有海信電子48.99%的股權,已經逼近控股的邊緣,海信電子基本完全控股海信空調,而海信空調目前已經是ST科龍的第一大股東,占有25.22%的股權,如果“定向增發成功,海信高管們有望實現對ST科龍的實際控制,只要時機合適,可立即完成法律意義上的控股,實現MBO”。
ST科龍副總裁張明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也反復強調,海信電子的股權結構是經過3次股權激勵后形成目前局面的,“本來就是出于股權激勵的目的,根本不存在買斷,更不是MBO”。ST科龍強調,海信電子歷次股權激勵的實施均經青島市政府有關部門正式批準,由員工個人出資以增資擴股方式進行,海信電子控股股權變化均須獲得青島市政府、國資委等部門批準方可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談及海信高管未來持股數量是否超過50%,張明并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要由青島市政府決策,“目前沒有這方面的跡象”。
投資者“熱望”科龍完成重組
不過,記者昨日在各大股吧上發現,投資者更關心的是ST科龍什么時候能完成重組。銀河證券分析師董思毅則指出,“MBO對公司基本面沒有太大的影響”。
據悉,5月11日,ST科龍重組第三次草案公布,相比上次重組預案,大股東海信空調以及集團態度更積極,根據新的方案,海信空調擬注入ST科龍部分白電資產新增的海信日立、海信模具都是盈利能力較強的業務,而作價則縮水至12.5億元。
分析認為,此前證監會不通過主要是收購價格過高,此次科龍降價收購通過審核可能性將更大,預計年內就能順利“過會”。
推薦閱讀
海信電器的股權激勵將正式啟動。昨日,海信電器(600060)公告稱,該決議已經在股東大會上通過,海信中高層共72人獲股權激勵。昨日,其股價以12.01元收盤,下挫1.4%,但仍為行權價5.72元的兩倍之多。 據公告透露,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ST科龍:否認海信高管買斷公司股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229/13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