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 胡雅麗
在供求關系平衡、家電供應商的集中度持續提高、消費升級大背景以及持續的通脹預期下,白色大家電產品的成本上漲將可比較順暢地傳導到終端消費。基于需求旺盛和價格堅挺兩個理由,我們維持對家電行業“強于大市”的投資評級。
行業供需關系基本平衡
內需爆發在即。在農民增收提速、農村轉移支付加大(包括家電下鄉政策的啟動)的情況下,農村的家電普及加速;城鎮居民收入提升,消費升級帶來的繼續普及和更新換代。
出口短期依然旺盛。占行業收入比重30%的出口方面,2007年底大家電的出口訂單提價幅度為5%-10%。從中華商務網的數據來看,短期出口依然旺盛,2007年12月的冰箱、洗衣機和家用空調的出口增速仍然穩步提高,歐盟、拉美、大洋洲等地區增長強勁。一方面,家電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的比較優勢依然顯著;另一方面,08年美國經濟減速已經成為共識,人民幣升值加速,這種情況下,整個家電行業的出口面臨較大壓力。不過,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萎縮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出口、歐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速的聯動影響現在還不是很清晰(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歐盟的出口需求同比繼續增長)。龍頭企業2008年1季度的出口訂單仍然比較理想(30%-50%同比增長),全年的情況還需要繼續觀察。空調的出口旺季是4、5月份,洗衣機的出口分布比較均衡,冰箱在3到9月份出口稍微高出其他月份。行業出口形勢逆轉的確存在需求增長放緩的不利影響,但對提升出口集中度卻不無裨益。
供應格局持續集中。我國家電行業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之后,產量逐漸向排名靠前的企業集中,尤其是空調行業這一趨勢非常明顯。供應格局的持續集中,提升了家電龍頭企業的成本轉移和議價能力。
通脹周期的上升階段繼續轉嫁成本上漲。07年中國和全球經濟都處于通脹階段,CPI指數持續攀升。我們預計08年全年中國CPI指數大約上漲4.8%,并判斷現在全球都進入了一個持續的通脹周期。特別提示的是,國家發改委出于控制全面通脹的考慮,對部分商品實行了臨時價格干預政策。主要的干預標的商品是食品和能源等關系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對于耐用消費品則沒有相關的干預政策,從最近鋼材價格的上調幅度來看,成本推動下的家電產品價格上漲無法避免。
產品價格連續上漲
白色家電“漲聲”一片。在上游原材料、銅、鋁、石油、人工成本均上漲的壓力下,國內白電市場上終端產品價格一直上漲。07年底至今,國內大白電產品仍在上漲及持續上漲預期中:今年1月4日,西門子家電對外宣布,旗下包括冰洗、廚電等全品類產品的價格上調約5%,其兄弟品牌博世產品也將上調10%左右;海爾在1月份也上調了大部分產品價格,春節促銷期后與連鎖賣場溝通了提價計劃,此次的提價涉及全系列冰箱及部分型號洗衣機,原定3月初執行的冰箱提價幅度在5%左右。由于鋼材價格2季度價格上漲幅度超出預期,白電龍頭企業面臨新的價格政策。
同時我國家電產品出口的均價也在提升。原因主要有: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被動成本推動;二是迎合出口技術和環保壁壘提高等主動成本提升;三是中國家電企業規模和品牌經過長期積累之后,集中度提高帶來議價能力的提升。目前主要是前兩個因素發揮作用,不久的將來集中度提高的作用會體現得更明顯。
成本繼續上漲趨勢確定
一方面,原材料上漲帶來成本壓力。白色大家電產品成本構成以壓縮機、鋼材、銅鋁和注塑件(PP和ABS)為主。2008年家電行業主要的成本壓力將直接和間接來自鋼材價格上漲,經測算,若鋼材上漲10%,將帶動空調、冰箱、洗衣機產品的成本上漲3.87%、3.05%、0.80%左右。相對而言,空調和冰箱的成本上升壓力小于洗衣機,主要因為洗衣機成本結構中鋼材比例比較大。
另一方面,環保節能標準提高促進成本提高。在國家節能減排的方針指導下,各行業都在進行產業升級來應對這種趨勢,家電行業也不能例外:各個家電產品的能效標準都在提高。以空調為例,包括發改委、國家標準委等機構已經明確2009年將提高空調能效標準,只是到底是提高到3級還是更高的2級標準現在還沒有確定。目前市面上的空調成本大部分是5級能效的(大約占全國總銷量的75%),如果能效標準從5級提高到2級的話,整機的生產成本粗略估計將上升30-40%。這也加快推動了變頻空調市場的啟動。因為隨著能效比的提高,定速空調和變頻空調之間成本的差異開始縮小,一旦能效比提升到2級,兩者之間的成本差距將大幅縮小。同時,隨著居民節能認知度的提高、消費習慣的變動以及消費升級下對更舒適溫差等的追求,這些都將提升對于變頻空調的需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廈華電子2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08年2月25日召開五屆八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公司2008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非公開發行股票金額不超過70000萬元,數量區間為3000萬股到12000萬股(含)。而本次非公開發行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板塊:量價齊升共助行業景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229/13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