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證券市場可以缺少資金,可以缺少投資品種,可以缺少投資者,就是不能缺少“希望”。
在2011年倒數第二個月,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履新,對于新上任的這位學者型官員,投資者們抱有不少的希望。但是,這種希望不是“只盼政策帶動行情”,也不是“將所有的重任交付于一人”,更不是“說完就忘的幾句場面話”。其中既有對過去政策的反思和總結,也有對未來政策的思考和建言。
羅杰斯:
讓A股市場更開放
我認為,A股市場還沒有見底,投資者需要謹慎投資。
對新上任的中國證監會主席,我的建議是應該讓A股市場更加開放,當然,作為一名投資者,我們應該把錢投到政府關注和扶持的領域,同時也應該是自己熟悉的領域。
在當下的環境中,我們看到外國投資者在A股市場的投資并不多,這是因為外國人要投資A股,卻發現市場很復雜。舉個例子,如果我想在德國或者澳大利亞投資,只需要撥打電話就可以買入,但是,這在中國內地是不便實現的。所以,我的建議是,應該更開放市場。
另外,要讓A股市場更開放,應讓人民幣自由兌換。這樣不僅能方便外國投資者到中國投資,也能改善出口和貿易結構,提高中國人民生活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我不會購買中國股票。我只會從最低迷的、且有前景的股票中尋找機會。而且,我不會購買A股股票,因為A股股價太貴了。
葉檀:
把執行力做到位
首先,從他上臺后的一系列措施來看,我認為郭樹清主席還算是比較務實的。一個方面主要是打擊內幕交易,另一方面是他對金融的看法,他認為“不能為了金融而金融”,尤其是他認為債券市場比較重要,因為中國市場的誠信機制太差,所以債券市場的重要性確實是在證券市場之上。
2012年,我希望,第一是把整治內幕交易做下去,尤其是基礎的制度要做起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基礎的制度,但是執行力不夠,我想應該把這個執行力做到位。這當然不是郭樹清一個人的事情,但是起碼他可以用他的堅持來帶動一些人。
第二呢,我希望他能更加務實,通過具體的一個個案例把這個市場給做實了,包括推進債券市場也應這樣。
第三,要解決發行的“三高”,要解決無效的報價,要建立退市的機制。這幾個應該是并重的,當然退市是最重要的。
英大證券李大霄:
四個問題需要解決
我認為,現在的A股市場面臨4個根本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市場遇到投資人不足的瓶頸,而另一方面我們又有龐大的儲蓄資金和民眾資金需要尋找出路,如何將這兩方面進行有效的對接?
其次,如何提高股市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股票市場的吸引力正大幅度下降,資金流出很嚴重。
第三個問題,應該想想如何讓利給投資人,讓投資人賺錢,而不是賺投資人的錢。
最后一個問題,短期內的供求平衡對市場很重要,希望政府主導,讓買賣雙方的力量達到平衡。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勇:
減少市場不和諧音
首先,我希望證監會能夠在維護市場紀律方面做得更好,這樣才能減少市場不和諧音,打擊內幕交易,真正做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第二,我希望證監會在各個方面都能夠加大制度建設的力度,做好杠桿作用,為資本市場創造更好的環境。
過去對于投資者的保護做得不好,比如說存在上市公司一毛不拔、高價發行以及發行制度存在各種弊端。這對于廣大的投資者,尤其是散戶,是非常不利的。
大同證券研究所所長石勁涌:
頑癥需緩治
價值投資是股票投資的基本原則,從郭樹清主席履新以來的政策措施來看,條條直指證券市場的頑疾,為A股回到價值投資的道路開了一個好頭。
“三公原則”是證券市場的基本原則,也是價值投資的基本保障。價值投資必然要求有完善的退市制度,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擴大機構投資者也有利于價值投資的實施。
我們雖然看好郭樹清主席的治理措施,但是頑癥需緩治,效果要慢慢體現。
世誠投資執行董事陳家琳:
“寬進”與“嚴罰”
證監會新主席在上任伊始打出的一連串“組合拳”,讓我們欣慰地看到了新氣象。而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市場發展的基石——上市公司群體,其總體質量不能令投資人滿意。
我認為,首先在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環節,需采用“寬進”的原則。最好的解決辦法顯然是市場呼吁已久的注冊制。當然,在注冊制下,需要擬上市公司進一步提高透明度、賦予相關中介機構更多的職責等等。
其次,在企業取得上市地位之后,需要加強改善其治理結構。投資者常常詬病A股市場在過去十年市值翻了數番但指數卻在原地踏步,多因為公司上市后缺乏后勁。監管部門在這方面也出了很多指引,如果能將其真正落在實處(比如說,獨立董事的提名、季報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等等),則可持續成長可期。
最后,賞罰分明、大幅提高違規成本。舉個例子,創業板的退市制度已出臺,但業界普遍感覺條件過于寬松。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加以修訂,使之真正起到震懾作用,則功莫大焉。
玖歌投資總監李華榮:
期待和煦的春天
在疲弱的市況下,郭樹清主席走馬上任了,中國股市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舵手。對于一個新興崛起的、GDP排名全球第二的大國來說,他現在可謂任重而道遠。
在我們這個市場上最常聽到的聲音就是大小非減持與再融資。在美國市場我們經常看到的卻是企業積極地回購股票并增加分紅。
畸形的發行制度已經成為股市的毒瘤,高發行給上市公司、承銷商及相關利益集團帶去了利益,但卻給股民留下了深深的傷害。當前我們雖然有了股指期貨這個對沖工具,但相對更廣的群體來說,我們對沖風險的工具實在太少。二級市場不斷擴容不說,國際板的長劍已經懸于我們的頭上。
我們迫切希望的就是一個公平公正的證券市場。時值寒冬,我們期盼著春天的到來,期盼著一個有著和煦陽光的春天。
成都鼎弘義投資總經理張誠:
先“筑巢”再“引鳳”
郭樹清主席上任不久,證監會就推出強制分紅、創業板退市政策、嚴打內幕交易等多項政策,直指目前資本市場上的各種頑疾。短期來看,這些政策效果也許并不明顯;但從長遠來講,這些政策將力助中國金融制度的改革。
對資本市場來講,發展始終是核心要素,而利率市場化、匯率制度改革是其兩翼。
作為一個陽光私募基金公司的董事長,我想對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說的是,希望在2012年先“筑巢”,通過高比例強制分紅建立一個健康的股市;再“引鳳”,吸引長線資金(養老、保險、社保等資金)來發展股市。同時,利用資本項目下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全球資本,壯大內地股市。
太和投資總監王亮:
私募界的“四點建議”
我代表私募基金,有四點建議。第一,放開對沖基金做空額度20%的限制至80%以上。目前針對陽光私募的 《信托公司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業務指引》中,規定的比例十分不合理,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募基金對沖風險的范圍。
第二,希望能大量發行新股,但是對發行的市盈率給予上限限制,以此限制新股泡沫。
第三,繼續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目前深滬兩市融資融券標的不足300只,大大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杠桿作用,建議郭樹清主席把融資融券標的擴大至600只以上。
第四,進行深度地產調控。上市公司,只要地產業務占到30%以上,就應該停止發債、增發、信托等任何形式的融資。只有地產調控結束,股市才有真正向上的希望。
獨立投資人陳思:
期待新主席的新“表現”
對于現在的A股市場而言,我覺得主要是股市長期資金的供給渠道還不夠多。從郭樹清主席“引入長期資金”的表態來看,后面肯定是要加大長期資金入市的渠道了,這樣做是很好的。
發審委打擊腐敗,證監會對保薦人的處罰和監管,包括退市制度的“威脅”,以及對重組的規范,新主席一上臺,這些動作給我的印象還是比較鐵腕的。
我覺得,接下來新股發行的詢價制度還要改。對投資者的教育,也要靠市場風險來“教育”。
總之,從新主席郭樹清目前的表現看,我認為他對整個市場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非常期待他在2012年的“表現”。
推薦閱讀
2012新政猜想:七大政策最可能推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1231/2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