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上海國際集團PE投資版圖擴張悄然提速。
除了該集團年初發起的上海瑞力新興產業本外幣平行基金(下稱瑞力產業基金)首期成功募集70億元,2009年成立的金融產業投資基金——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近期獲得社保基金10億元注資。
“2012年1月,上海國際集團還將發起一只以海外投資為主的人民幣基金,基金先從國內募集人民幣資金,再通過類似QDII的管道,以美元形式投資海外優秀公司股權。”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上海國際集團PE版圖擴張的背后,則是金融控股公司借道PE基金拓展以金融為主、非金融為輔的投資、資本運作與資產管理業務的曲折摸索征途。
QFLP雙幣基金
面世“插曲”
轉戰上海瑞力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并組建瑞力產業基金的7個月后,原招商基金總經理成保良迎來收獲季節。
12月28日,瑞力產業基金宣布首期成功募資70億元,其中上海新興產業投資人民幣基金(下稱瑞力人民幣基金)募資50億元人民幣,按照上海市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政策(即QFLP制度)發起設立的上海瑞力優勢產業投資基金(下稱瑞力美元基金)募集超過3億美元。
記者得到的募資說明書顯示,目前瑞力產業基金的核心投資管理團隊有6位合伙人,除了成保良,還有曾在深創新投資擔任投資委員會常任委員的張萬林,領億投資董事長方毅、原英聯投資執行董事劉建雄與原證監會稽查總隊處長趙耀罡等。
“目前瑞力基金管理團隊成員已達到20人。”成保良表示。
上海瑞力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引進了管理團隊持股機制,除上海國際集團全資子公司香港滬光與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72%與18%,剩余10%股權將由基金管理團隊組建的公司認購。
“這確保基金管理團隊享有公司的經營收益,并讓他們在實際基金管理業務擁有話語權。”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國際集團盡管作為基金發起方,除向瑞力人民幣基金出資9億元,對基金運作的幫助還包括通過旗下銀行、融資擔保公司挑選優秀項目作為投資目標,并提供相應投貸聯動等增值服務。
不過,擺在成保良面前的,還有一個權衡的難題:如何確保瑞力美元基金出資人與人民幣基金出資人不會在投資項目分配方面產生分歧?
“由于瑞力美元基金在設立初期即按照上海QFLP試點政策,因此項目投資選擇需要遵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相關規定。外商禁止投資的行業項目,只能由瑞力人民幣基金投資。”上述知情人士解釋說,有些不受投資限制的項目,兩只基金或考慮共同投資。
記者進一步獲悉,盡管瑞力美元基金募得超過3億美元,但這只基金尚未獲得上海QFLP相應結匯額度。而市場傳聞瑞力美元基金的QFLP獲批額度為3億美元,無法滿足現有超過3億美元的結匯需求。
一位接近上海金融辦的人士解釋說,目前上海QFLP審批機制沒有采取結匯額度分配制度,而是根據每個試點基金實際募資額度,在充分評估其出資人(LP)是否符合QFLP政策所規定的養老基金、大學基金等合格投資者身份后,會給予相應結匯額度,“通常試點基金申請結匯額度時都會提交一份詳盡的LP出資清單。相關部門會根據LP類型及各自出資類型確定QFLP結匯額度。”
盡管瑞力美元基金QFLP結匯額度等待獲批,但隨著瑞力產業基金首期募資完成,其投資步伐同樣悄然提速。
募資說明書顯示,瑞力產業基金已儲備29個服務、新能源、健康、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投資項目,投資額約43億元。其中包括西藥原料藥企業、汽車部件公司、參與國內某酒業公司重組等7大重點投資項目,單筆投資額約1億-2億元。
“瑞力人民幣基金與美元基金的資金其實可以融通的。”前述人士透露,“上海QFLP政策規定試點美元基金必須按項目投資額向外管局申請結匯投資,但考慮到不影響項目投資決策,可以先安排瑞力人民幣基金全額出資,等到瑞力美元基金結匯完成,再按雙方約定的項目出資比重,劃分各自在項目的股權投資比例。”
社保注資金浦基金“一波三折”
知情人士還透露,上海國際集團發起的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下稱金浦基金)近期贏得社保基金10億元人民幣的出資。金浦基金向社保募資的進程同樣一波三折。
2009年金浦基金成立初期,當時以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貝多廣為主的基金管理團隊明確希望得到社保出資,但此后原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人呂厚軍接替貝多廣出任基金管理人,向社保募資進程不得不重新調整。去年底,在呂厚軍的運作下,社保基金完成對金浦基金的出資盡職調查,又恰逢中金公司決定退出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0%股權,基金管理架構及管理團隊再度調整,令社保基金的出資相應延后。
“而社保基金的出資缺席,或影響到金浦基金其他LP的出資節奏。”一位接近金浦基金的人士透露,隨著該基金出資人結構的調整,為確保基金原先規劃的投資節奏,基金投資委員會特別允許基金管理團隊先以自有資金投資項目,等到基金首期募資全部到位后,再按照約定價格向管理團隊回購所投資項目的相應股權。
但記者致電金浦基金相關人士,對方對此不予置評。
“不過,金浦基金與社保基金的出資協商沒有停歇。”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完成股權變更的半年后,社保基金再度發起盡職調查,內容包括確認基金管理團隊的穩定性,及考察基金已投資項目的成長前景,并最終確定向金浦基金出資10億元。
“雙方在12月之前已簽訂相關出資協議,目前社保的10億元出資已基本到賬。”他透露。
不過,社保基金對PE基金通常的投資比例約在30%,而在金浦基金首期募資的出資比例不到10%。早在去年7月,金浦基金曾成功宣布首期募資110億元。在上述接近金浦基金的人士看來,原因一方面在于,由于金浦基金目前沒有項目IPO或并購退出案例,社保基金投資策略相對謹慎;另一方面則是金浦基金首期實際募資額約130億元,已是超募,基金管理團隊需要權衡實際項目投資額度所對應的募資需求量,募資總額未必多多益善,“金浦基金向社保基金提出出資申請期間,始終沒有對社保基金設定出資底限。”
隨著社保基金成功注資金浦基金,保險資金向后者的出資興趣同樣水漲船高。記者了解到,此前生命人壽已與金浦基金管理團隊有過溝通,或作為LP參與金浦基金二期募資。
“保險資金投資PE已是大勢所趨。”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表示,考慮到保險資金的投資安全性,對社保基金等大型投資機構參與的PE基金會考慮優先出資,畢竟社保基金在PE基金選秀方面,已形成一套完善的風險/收益評估標準。
記者獨家獲悉,近期中國人壽對弘毅資本二期人民幣基金的出資已獲得保監會備案通過,出資額達到16億元。該基金在去年底已獲得社保基金30億元出資。
推薦閱讀
百視通借殼成功:不排除視頻網站版權內容合作>>>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102/2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