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周一發表文章稱,受財務丑聞的影響,奧林巴斯很容易成為被并購目標,但被整體并購的可能性很小。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奧林巴斯似乎很容易成為被并購目標:擁有盈利的業務,股價低迷,管理層一團糟,公司又迫切需要新鮮資本的注入。但在日本,事實并非如此。
銀行和壽險公司等日本主要投資者的一貫態度,對海外并購或敵意并購的厭惡,以及17億美元的財務丑聞可能導致的法律訴訟,這些都使得奧林巴斯的所有權轉讓可能成為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長達13年的財務丑聞曝光后,奧林巴斯試圖與索尼或富士結成友好資本聯盟,以刺激公司的財務表現。當前,奧林巴斯的凈資產已經縮水至459億日元。
預計奧林巴斯在短期內還會繼續獨立生存,來自銀行界(同時也是奧林巴斯股東)的消息稱,他們將等待奧林巴斯依靠自身的力量東山再起。該消息稱,與索尼等結成友好資本聯盟旨在平息一些不耐煩的海外投資者。
麥格理資本證券(Macquarie Capital Securitie)東京分析師阿拉斯泰爾·麥克唐納(Alastair MacDonald)稱:“這是一件特殊的日本事件。十多年來,日本銀行與他們的企業客戶形成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我認為,他們基本上會與這些客戶同舟共濟。”
這意味著邀請外部投資者介入的可能性不大。麥克唐納還稱:“銀行確實持有奧利巴斯一些資本,與他們自身擁有的資本相比并不多。但他們擁有更多的未收回借款,匆忙拋售所持奧林巴斯股權與他們維持長期合作關系的一貫政策不符。”
此外,日本借款機會稀少也是他們不會輕易拋售奧林巴斯股權的一個因素。
日本一些主要的銀行通常是國內藍籌股的核心投資者,對企業擁有話語權。前CEO邁克爾·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復職的計劃就是遭到了銀行投資者的反對。
銀行投資者成為奧林巴斯掌舵者的另一跡象是,公司任命了一位與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有密切關系的一位企業家蛭田(Shiro Hiruta)負責公司的管理層任命。
一位海外股東稱:“我甚至聽說,一家銀行希望派遣一名代表出任CFO,監管相關事宜。很明顯,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位于香港的亞洲企業監管協會(ACGA)秘書長艾哲明(Jamie Allen)也認為,這樣的行動不受歡迎。艾哲明稱:“其他股東被忽視是很危險的,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奧林巴斯不準備與一些股東直接對話。”
整體出售可能性不大
一些海外股東希望奧林巴斯能被整體出售,但來自日本銀行投資者的消息稱,目前這還不是一個選項,除非競購方能夠大幅溢價。此外,財務丑聞可能遭遇訴訟也是奧林巴斯出售的阻礙因素。
對于競購方而言,奧林巴斯的醫療設備業務頗具吸引力。東京水戶證券(Mito Securities)分析師若林圭太(Keita Wakabayashi)稱:“在電子行業,每個人都想進入醫療保健市場。”
在截至去年9月的前6個月內,奧林巴斯醫療設備業務運營利潤為284億日元,利潤率為17.3%。相比之下,索尼消費者產品部門在該期間內虧損了329億日元。
富士醫學系統部門主管Kouichi Tamai稱:“奧林巴斯能夠吸引潛在買家之處在于,很容易解決研發問題,并且幾乎不存在監管審查問題。”
一些電子公司可能會對奧林巴斯感興趣,如圖像傳感器芯片或平板顯示器公司,因為奧林巴斯的產品能與他們自己的產品形成協同效應。
對于索尼和松下等公司,奧林巴斯穩定的利潤可能會吸引他們。當前,索尼和松下在多個領域面臨著三星等亞洲競爭對手的沖擊。
上周還有消息稱,私募股權基金TPG Capital有意聯合其他戰略投資者對奧林巴斯注資10億美元。
謹慎對待
但銀行家和其他私募股權基金對該交易持懷疑態度,因為2010年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額為570億美元,而日本所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資居然為負數。基金并購在過去也并不受歡迎,此外收購奧林巴斯有可能涉及國家利益問題。
在日本男性人群中,胃癌是最常見的癌癥,這意味著內診鏡是重要的醫療設備。此外,東京電力還將奧林巴斯的技術應用到福島核反應堆中。
根據日本法律,如果海外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10%或更多股份,或持有未上市公司1%或更多股份,則政府有權終止投資。
由于日本一貫的謹慎作風,奧林巴斯可能并不會被整體出售。
日本銀行家喬治·奧科特(George Olcott)稱:“日本通常會采取更謹慎的措施。當接觸奧林巴斯時,不要僅僅將其視為一項資產,要將其視為一個有機的團體,并將其融入到自己的企業中。必須要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進行,在日本幾乎不存在敵意并購。”
推薦閱讀
新東方第二財季營收增長38% 凈利潤增長80.5%>>>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析稱奧林巴斯被并購可能性極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117/2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