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隨著開放平臺與移動互聯網領域在國內火熱朝天,創業與創新一直是行業熱衷的話題。但資本市場的不景氣,國內巨頭的偽創新,都給草根創業者設立了層層關卡,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也在今日點評了創新工場部分失敗項目。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樂購網配圖)
李開復表示,創新工場去年失敗或碰到挑戰的項目不少,有些已經失敗,有些還在努力。
在李開復看來,創始人不和、潛在客戶不合作、沒有建立很好的線下合作伙伴關系、產品推出迭代太慢、過分相信美國的趨勢等因素,是導致創新工場旗下部分項目發展陷入瓶頸甚至失敗的主要原因。
李開復此前曾表示,創新工場在保持孵化功能的基礎上,將逐漸向VC轉化,并將繼續募集下一支資金。
據了解,截至目前,創新工場孵化了44個項目,其中知乎、布丁愛生活、應用匯等七個孵化項目已經成功融資,順利畢業。
從谷歌離職到出版自傳再到創新工場的成立,李開復一直是善于制造話題的人物,但個人影響力與營銷方面的優勢只能錦上添花,創業的關鍵還需項目定位與符合網民的需求,并做好體驗。(覃靖)
以下為李開復針對“創新工場有哪些失敗項目”的話題發表的觀點:
有一個項目由幾個很牛的技術人員負責,策劃一個很有技術深度的平臺,但是初步搭建后,原來認為的潛在客戶其實不愿意如此依靠一個第三方的技術平臺。
有些項目出現創始人不和的問題,都是認識不久的共同創始人,創業前充滿激情,甚至彼此互補加分,但是創業后發現彼此的遠景或工作方式不符合。如果一位創始人離開,對士氣打擊較大。
有一個項目是一位很優秀的產品經理,但是這個項目成功關鍵之一是要建立很好的線下合作伙伴關系,而這個關鍵做不好,產品再好也沒有用。
有一個項目有一位很聰明的創業者,總是想加新的功能,新的產品線,不夠專一,產品推出迭代太慢,錯失市場良機。
有一個項目過分相信美國的趨勢,忽視了在某方面中國的互聯網格局已經和美國不同,走了彎路才發現一個美國的良機在中國并不一定存在。
推薦閱讀
75歲柯達膠卷要退休>>>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119/2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