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養老保險金入股市的話題近日再次被熱議,有媒體報道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醞釀成立專門的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機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告誡,基本養老金入市應重視風險問題。
去年末開始,包括證監會在內的官方機構多次表示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投資國內資本市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12年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工作要點》也提出,今年將研究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問題。
養老金入市將成必然。由于社保基金模式的成功,一些管理層人士和學者對此擁護有加,但反對的聲音頻現,就記者采訪的相關人士觀點看,該不該入股市,入市時機,投資機制設計等頗具爭議性。
養老金縮水 應改革投資體制
據了解,我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2000年更名為企業年金)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設計。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和部分累積制度,國家強制參加,由個人和單位共同繳費,兩個賬戶長期實行混賬管理,由地方政府自行管理,統籌部分逐漸滾存巨大。
目前中國基本養老金規模約1.92萬億元。如此數額龐大的資金,國務院規定只能存銀行或購買國債。但在過去十年,由于通貨膨脹等因素,年均投資收益率呈負數。
“國內養老基金貶值風險之嚴峻,投資壓力之巨大,僅次于外匯儲備。減少社保基金福利損失和貶值風險的唯一出路只能依靠改革社保基金投資體制”,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撰文稱。
作為入市的支持者之一,鄭秉文先后兩次在《中國證券報》撰文闡述“養老金入市為何是大趨勢”。他認為,“現在不足2%的投資收益率實在太低。社保基金必須得投資,才能戰勝通貨膨脹”。他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建議賬戶基金與統籌基金應分而治之,即全國賬戶基金應全部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運營,統籌基金應委托給新建投資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涂永紅對記者表示,在目前收益為負的情況下,養老保險基金可以進行投資,但應注意投資項目。入市在機構中受到歡迎,他們認為養老保險基金進入股市有助于中國目前資本市場的完善,同時提振低迷的股市。更為迫切的支持者認為現在即為入市好時機,同信證券董事長賈紹君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說,中國處在發展階段,面對這樣的情況越早介入受益越大。
投資股市 貿然進入弊大于利
不過,上個世紀80年代就研究社會保險的朱青卻表示擔憂,“這筆錢貿然進入股市是弊大于利,特別是在中國資本市場不完善的背景下”。他說,盡管股市收益率高且遠遠大于銀行和國債,但風險更高,這個情況下既想得到高收益又無風險,很難做到。
推薦閱讀
傳歐盟周一批準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交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基本養老金入市再引熱議 應重視風險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213/3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