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小刀馬)面對商標權糾紛,蘋果iPad在國內部分市場已經收到下架的要求,工商部門也開始查處。有知名人士,覺得“太過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例如Gmail在英國和德國就因為商標問題,決定改名為GoogleMail。”“唯冠欠銀行幾十億,向蘋果索賠100億。還有這么耍賴皮的?”對此廣大網友眾說紛紜,倒也是樂此不彼。
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地方工商部門已經介入開始查封。法律人士也紛紛表態,認為處置或許不當。異或操之過急?筆者又看到了《亞馬遜中國等網站下架iPad 國美京東仍在銷售》,據悉,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等電子商務將蘋果iPad下架,并暫停銷售。亞馬遜中國相關負責人透露,此舉是因為公司接到蘋果公司要求下架通知。亞馬遜中國已經無法搜索到有關iPad產品信息,蘇寧易購也提示用戶暫不銷售iPad。
這次看來是越玩越大了。對于商標權問題,蘋果也開始發出聲音。蘋果在一份簡短聲明中指責唯冠拒絕履行協議,并稱香港法院已支持蘋果。據悉,蘋果與深圳唯冠有關iPad在華商標歸屬權的問題始于2010年6月,當時蘋果在深圳起訴深圳唯冠,要求確認其為iPad商標專用權人。2011年底,深圳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蘋果敗訴。隨后蘋果上訴至深圳高院,案件目前還在審理過程中。
蘋果聲明表示,“多年前,我們購買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個不同國家的iPad商標權。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我們在中國大陸的訴訟仍在進行中。”
不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代理律師表示,唯冠公司和蘋果的溝通渠道仍然暢通,但“蘋果缺少解決問題的誠意”。唯冠科技也表示,“對于蘋果公司聲明中‘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這是蘋果與唯冠臺北公司之間的糾紛,與深圳唯冠沒有任何關系。”
隨著蘋果的表態,雙方的“交火”或許將直接擺在臺面上了。
還有一則消息也值得我們體味。眾所周知,蘋果iPad3上市在即。市場對于蘋果產品的暴利又開始非議起來。
據悉,中國工人每生產1臺iPad僅獲8美元,占售價1.6%。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蘋果每銷售一臺iPad可獲利150美元,相當于售價的30%,而中國工人僅能從中獲得8美元的收入,相當于售價的1.6%。
OECD代表部參事官金基峻稱:“iPhone和iPad工廠的開工,雖然增加了中國國內就業崗位,但是蘋果公司卻是在依靠低廉的勞動成本來享受相對優勢”。
蘋果iPad3上市在即,蘋果會在中國不玩了嗎?
推薦閱讀
Zynga第四季度凈虧損4.35億美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Pad3來臨之前,咬一口蘋果怎不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215/3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