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啟動的阿里巴巴私有化決定,數字能夠更加清晰地描述它對于投資者的意義。
香港的分析師們正在積極并理性地看待這一近年最大規模私有化案例,并為投資者作出建議。今日,香港媒體引述多位分析師觀點,提醒投資者密切關注此一獲利機會。
摩根大通的報告指出,以阿里巴巴私有化作價計算,過去四年中其實已經跑贏恒指27%。事實上,恒指于阿里巴巴掛牌當日(2007年11月6日)收報29438,而本周二報21478,足足累跌了27%。
縱觀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股價表現,在2008年6月12日至2009年5月22日這近一年的時間,以及2011年5月19日至復牌前9個多月的期間,股價都出現了低于13.5港元的價格區間。其中,在2008年10月28日,阿里巴巴股價出現了最低位3.7港元,在此時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本次私有化價格能夠為其帶來最高265%的回報。
而過去一年,該股最低價為6.39港元,如在此低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回報則可達53%。
名匯證券及期貨副總裁張啟源表示,由于阿里巴巴的股價近年來一直在低位徘徊,短期內難以看到有回升,因此“這個價格對于一直捧場的投資者已很照顧”。張啟源認為,是次私有化的作價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次“價格合理”、“可以接受”的離場機會,他提醒說,目前港股彌漫觀望氣氛,投資者可及時退場另覓機會。
里昂證券也發布報告指出,13.5 元私有化價格具有吸引力。里昂認為,由于公司轉型耗時,短期內,阿里巴巴的盈利可預見性較低。同時,對意圖將整個產業鏈打包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來說,私有化不僅可幫助公司專注于戰略轉型,同時也能跟集團其他業務有協同效應。
信誠證券分析師劉兆祥評價說,投資者表面看只是以發行價收回,中間還收了兩次股息,“但幸運的,當年上市恒指處于30000點水平,如果當時買入其他股份,恐怕將損失三份之一的本金”。
對于本次私有化要約的結果,摩根大通今日也評價說,因為溢價高達45.9%,小股東層面貨疏、加上盈利表現疲弱,相信被接納的機會頗高。
推薦閱讀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老大哥的B2B業務終于完成了歷史使命,即將退出資本市場的舞臺。 21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集團)和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B2B)聯合宣布,由阿里集團(要約人)向阿里B2B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摩根大通:阿里私有化價格早已跑贏大盤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223/3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