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在阿里巴巴上市時就追入并一直守到現在的 “鐵桿粉絲”來說,公司的擬私有化頗讓其感嘆。這不僅表現在私有化的13.5港元價格正好是2007年時的招股價,也表現在很多投資者之所以選擇阿里巴巴,正是受電子商務的“豪情壯志”所鼓舞。
昨日(2月22日)9時30分,阿里巴巴罕見地以13.18港元開盤,較停牌前收盤價直接跳升42%。隨后,股價幾乎呈一條直線,最高至13.26港元。截至收盤,阿里巴巴收報13.2港元,漲幅接近43%,成交額接近24億港元天量。在聯交所主板所有個股中,阿里巴巴表現位列第一。
意在調整業務架構
2月21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告稱,大股東阿里巴巴集團擬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購買其尚未持有的公司27%股份,預計此項交易金額為23億美元(約合190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13.5港元收購價較阿里巴巴停牌前最后報價溢價了46%,這意味著其股價目前理論上還有至多2.3%的上漲空間。
但是,一旦阿里巴巴被私有化,對掌門人馬云來說,很可能是一筆“賠本”生意。資料顯示,要實現此次私有化,大股東需要掏出約190億港元的資金,但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時,僅募集到116億港元。
實際上,上市4年多來,阿里巴巴有過兩次分紅,合計派發股息達21.1億港元。如果將利息平分到4年多中,使用這筆116億港元的融資每年成本還遠不及內地銀行約7%的貸款利率水平。不過,2007年11月阿里巴巴IPO時,此刻正是港股的“歷史大頂”,高位介入的中小股東更多的感嘆是“買不逢時”。
昨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買方資深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我們在早上就拋出了阿里巴巴股票,現在已所剩無幾。事實上,由于公司去年一直搞回購,我們并不清楚公司到底要干什么,所以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一直都在減持。此次阿里巴巴私有化,其主要目的應該是調整業務架構。由于上市公司旗下增值業務和淘寶、支付寶有交叉,加上物流業務也有重復,如果維持上市無疑將大大提升關聯交易成本。另外,現在上市公司的B2B業務占集團比重并不大,即便退市影響也不明顯。而從馬云的角度來看,他不一定會選擇將最有盈利前景的業務上市,所以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概率并不大。”
“阿里巴巴當初上市,主要是因為其最先盈利。”該研究員認為,“公司當時并不缺錢,上市是為拓展業務以及便于融資。”
私有化尚有幾道“關卡”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本次私有化還特別需要獨立股東點頭通過,否則可能面臨像電訊盈科(00008,HK)一樣的結局——私有化失敗。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市公司“私有化”對于A股投資者來講是個較為陌生的話題,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資產重組操作;上市公司在私有化后將注銷并退出二級市場交易,因這當中必然涉及要約人與廣大中小股東的利益平衡。
因為阿里巴巴是在港上市的,其私有化還要滿足香港證監會以及香港聯交所等相關條款的規制。根據香港證監會的《公司收購及合并守則》規定,合并決議需要獲得H股獨立股東的批準,而且該批準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出席會議的獨立股東所持表決權的75%或以上同意;二是就該決議所投的反對票不超過全部獨立股東(包括未出席會議者)所持表決權的1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購的要約人——阿里巴巴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本約52.21%,另外兩個要約人的一致行動人還合計持有21.24%。依據相關法律,這兩部分股權均沒有投票表決權,也就是說擁有本次私有化表決權的獨立股東所持股權為26.55%。
此前,電訊盈科是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失敗最典型的案例。2009年,李嘉誠家族的電訊盈科私有化被否,正是因為其私有化方案有搶奪小股東的財產之嫌,被法官行使酌情權予以否決。阿里巴巴想要順利通過本次私有化,也需要考慮這一因素。
BLOOMBERG資料顯示,目前除阿里巴巴集團和一致行動人外,其余持股股東多為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均在流通股的1%以下。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1年6月30日,一共有6家中國基金或其產品持有阿里巴巴股權。其中HARVEST COMPANYEQUITYFUND持股最多,持股比例為0.38%。
相關新聞
阿里巴巴私有化或推進與雅虎回購交易
阿里巴巴集團私有化阿里巴巴B2B的消息一傳出,立刻吸引了市場的眼球。對此,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認為,阿里巴巴B2B實現私有化后,將有利于推進雅虎回購交易的順利進行。
2月21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稱,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提出私有化要約。對于私有化與回購雅虎持有集團股份之間的聯系,阿里巴巴集團表示,正在和雅虎討論重組雅虎持有集團股份的可能性,但尚沒有達成協議的或實現關于達成協議的確定性。私有化計劃不以可能的雅虎交易完成為先決條件,而雅虎交易也不會以私有化計劃完成為先決條件。
對此,馮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對于回購股份的談判一波三折,但“資產 現金”的交易方式依然是雙方的理想選擇。對雅虎而言,仍有意持有阿里巴巴優質資產以獲得長期收益,而持股集團公司還是子公司并沒有實質性差別;對馬云而言,為了得到對集團公司的控制權,出讓子公司股份或是可接受的一個方案。因此,實現私有化后,將有利于推進雅虎回購交易的順利進行。
“盡管阿里巴巴集團否認B2B私有化與雅虎交易有關,但兩者并不會是完全獨立的,應有其一定的關聯性存在。但未來其具體要怎么操作,目前仍無法看透。”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亦認為。
馮坡表示,從私有化價格來看,13.5港元的價格較2月9日停牌前的最后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格溢價60.4%,不過,對于投資者而言,阿里巴巴B2B上市后股價持續低迷,如今回到IPO發行價的起點。
馮坡分析稱,2011年,阿里巴巴B2B營收為64.17億元,同比增長15.5%;凈利潤為17.09億元,同比增長18.2%;擁有現金及短期銀行存款為116.52億元。可以說,阿里巴巴依然是中國最能賺錢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對于阿里巴巴集團的整體上市,業界眾說紛紜。馬云在內部郵件中表示:“2012年將是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休生養性’戰略的第一年,我們將全力修建開放透明、公正穩健的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為了能夠在未來形勢下真正服務和幫助好中小企業客戶,我們必須強調整個集團的各子公司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可見,近期內整體上市不會出現。
對此,馮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各子公司業務依然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只有在打通B2B、C2C及B2C業務之間橋梁之后,整體上市才能實現最大價值。對股東而言,盡管整體上市能夠一次性實現大規模融資,但是上市后股價走勢更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股價波動的風險較大,相比之下,分拆上市更利于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另外,馬云對集團的控制權十分“執著”,管理一家戴有“枷鎖”的公眾公司,并不是馬云愿意得到的結果。
推薦閱讀
個性主頁服務Netvibes被達索系統收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私有化 復牌首日成交24億創天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224/3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