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曾遭汶川地震重創,四川的經濟總量還是僅用了4年時間就翻了一番,并成為西部省區市中第一個邁入“2萬億俱樂部”的省份。
而現在,這個西部發展龍頭省份,正期望在內陸的盆地上,打造對外開放的高地。
在昨天四川代表團的對外開放日上,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說四川外向型經濟在過去數年“取得了重大突破”。
數據顯示,四川省去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國內省外資金達到7000億元。而實際利用外資則達到110億美元(約700億元人民幣),該數字雖只有廣東省的一半左右,但對于一個內陸省份而言,以一省之力引進了占全國同期十分之一左右的實際利用外資,已屬不易。
四川去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477億美元(約3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2%,已經擠入全國外貿出口前十。當然,如果橫向來比,這個數字甚至僅為廣東省的二十分之一,但應該說明的是,廣東的經濟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其進出口總額甚至高于本省同期的GDP。
另一個數字令劉奇葆津津樂道。他昨日透露,目前世界500強中,已經有219家在四川落戶,這說明四川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進展不錯,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同樣可以做一個橫向對比,四川的這個數字甚至高于東部的發達省份浙江省。浙江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該省共吸引了14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當地落戶。
與四川對外開放同步推進的,是當地的產業結構調整。劉奇葆昨日說,隨著四川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油氣化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以及裝備制造,航天航空等原有產業的繼續推進,去年四川的工業增長同比增長22.3%。
對內對外的雙重調整,讓四川在過去3年,也是汶川地震后的3年來始終保持著15%的經濟增長速度。
劉奇葆說,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四川經濟增長最快速的時期。“連續3年,四川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全國經濟排名前十的省市中,一直處于第一位,我們預計這樣的增長勢頭,還將會保持一段時間。”
比經濟增長更快的是當地的財政收入增長。四川經濟總量用了四年翻番,財政收入翻番則只用了3年。劉奇葆說,四川的財政正在從吃飯財政轉變為發展財政,而這正反映了四川經濟增長的質量。
推薦閱讀
國際板連續3年成熱點 上交所理事長稱仍無時間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世界500強近半落戶四川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08/3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