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在天津的PE基金錦尚匯富合伙企業(下稱“錦尚匯富”)在它一歲生日將來之時,決定遠走他鄉。
春節前夕,錦尚匯富發給基金投資人的信中除了回顧了過去一年投資情況外,最后還特意提到了撤離天津的決定。“在與政府相關部門多次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我們經過對寧波、上海崇明、拉薩、新疆烏魯木齊的考察,決定遷址烏魯木齊。”
此時,錦尚匯富去意已決,名字也悄然變成了新疆錦尚匯富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企業。
錦尚匯富是在PE熱潮中興起的,它的規模并不算太大,目標規模約2億元,知名度也不算高,去年至少已經投資了一個項目。
錦尚匯富并不是唯一的撤離者。就如當初潮水般涌入天津一樣,從去年下半年至今,許多PE機構開始撤離天津,另覓其他生存之地。
新政來襲
錦尚匯富執行合伙人李旭東在該信中的表述描述了他們的心境,“2010至2011年,由于政府監管不嚴,天津許多股權投資企業鉆了政策的空子,引發了天津市政府對股權投資企業的大力整頓。我們設立和運作都規范,對政府的舉措也大力支持,但是下半年的整頓愈演愈烈,政府對所有企業實行了一刀切,不遵守退稅承諾,人為對合規企業的發展設置了大量的障礙,致使大量的股權投資企業開始遷出。”
眾多PE將矛頭直指天津港保稅區,稱其“鐵腕”整頓做法有矯枉過正之嫌。
本報獲得的一份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去年8月下發的一份文件顯示,該區明確要求“股權投資企業的注冊資本不低于2億元人民幣,15個工作日內首期到位資金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單個機構投資者的出資額不得低于2000萬元,自然人出資人應提供1000萬元以上的自有金融資產證明,該證明應由相應金融機構出具”;“股權投資企業注冊時應簽署《合法合規募集資本的承諾函》,并由區工商局向其出具《風險提示書》”;“在區內具備與其經營規模匹配的實際辦公場所,注冊地址和經營地址須一致”。還要求PE基金須強制托管,“托管銀行原則上應當位于空港經濟區范圍內”。
在天津港保稅區注冊的另一家PE基金合伙人稱,上述監管要求太過嚴苛,不僅是國內從來沒有如此嚴厲,在國外也根本沒這么嚴。“首期實際到位的資金必須達到1億元,這對中小型PE基金來說不是易事,80%以上的PE基金而言都難以達到。”
自然人提供資產證明的做法也被認為顯得非常另類,目前國內LP市場不成熟,擁有1000萬資產的自然人LP很少。這位基金合伙人抱怨說,讓PE基金必須在天津辦公經營也不符合行業普遍做法,大部分注冊在天津的PE基金主要是為了享受政策支持和優惠,但從實際經營、辦公的便利性來說,PE并不青睞天津。
這些政策,在眾多PE基金看來,是天津港保稅區在進行PE整頓。“由于企業一般年檢時間是在3月—6月份,天津港保稅區明確要求沒達到監管要求的PE不予年檢,因此很多中小型PE無法合法存續經營,只能撤離。”天津市股權投資協會秘書長阮班會告訴本報。
擴張后遺癥
一時間,以前對PE放開懷抱的天津港保稅區被業內稱之為“PE監管最嚴的地方”。
事實上,天津港保稅區只是天津市整頓PE乃至全國嚴格監管PE政策取向下,一個現實投射。
去年7月11日,天津市發改委印發了《天津股權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管理機構管理辦法》(下稱“天津PE管理辦法”),成為國內第一個針對PE監管的地方性法規。“天津PE管理辦法”的一些規定讓注冊地在當地的很多PE機構有些始料不及,如機構投資者作為LP不應低于1000萬元、自然人投資者出資額不應低于200萬元等,PE在天津注冊的門檻大大抬高。
今年2月,PE最為集中的天津濱海新區又出臺新規,再次抬高了PE的門檻,一是PE基金管理機構最低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且應實繳;二是自然人作為股權投資基金或基金管理企業出資人時,需提交獲其認可的信用評級公司出具的《出資人出資能力征信報告》,以便于工商部門審核出資者的收入來源是否合法合規,并通過獨立第三方機構了解其后續出資能力。
一直以來,天津因其政策上的先行先試、稅收優惠和一站式的注冊便利等,成就了它與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吸引PE機構的優勢,天津的PE注冊門檻較低,一時成為了“PE天堂”。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的數字顯示,目前天津市帶有“股權投資”字樣的企業和管理機構約有2400多家,占全國同類機構的近半壁江山。
PE家數的迅速膨脹,數千家PE魚龍混雜,問題也接踵而來。由于在全民PE熱的帶動下,全國各地PE傳銷等非法融資現象此起彼伏,曾轟動一時的“活立木非法融資案”引起了天津當地政府的重視。“活立木基金事件之后,天津濱海新區不斷加強對區內注冊基金的整頓與管理。”清科研究中心表示。
在阮班會看來,此前門檻太低監管過于寬松,造成了許多非法融資案件的發生。據他所知,政策出臺前,大量PE鉆政策空子,公司制基金出現虛假、抽逃出資的情況很常見,有限合伙制由于是承諾出資又沒有嚴格的實繳資本限制,因此工商注冊牌照往往被不法分子當成合法背書開展違法活動。
“求量”到“求質”
加強PE監管已經成為全國自上而下的政策取向。但不同級別、不同區域的監管部門對PE整頓的力度不一。國家發改委出臺了強制備案的政策,而天津市在執行時制定了比國家發改委更嚴的措施(如提高LP門檻),天津市濱海新區在執行中又制定了更嚴格的監管政策(如注冊資本要求更高,自然人LP須提供第三方資信證明),濱海新區下轄的天津港保稅區又進一步在濱海新區的政策上繼續加碼,單獨出臺了文件。
實際上阮班會也并不認為目前的監管政策真正嚴格,據他了解,天津市股權投資協會下的數十家PE機構幾乎都未受到影響。他曾在天津市去年出臺新規定之前也參與了政策起草的調研。事實上,他還提出了更加嚴格的監管建議,比如對PE從業人員的資質進行認定,如證券從業人員、注冊會計師等,但最終未能被天津市方面采納。
不過,天津市發改委、天津市股權投資協會及天津業界受訪時幾乎都一致表示,天津市對于發展PE產業的決心并未改變,對于PE的支持態度也從未改變。但天津市對PE發展的思路卻是由“求量”變成了“求質”。
“大型PE基金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它們基本上都能夠達到這些要求。”天津金諾律師事務所律師謝瓊表示,目前大型基金進入天津基本上還是“一事一議”,原有的稅收等支持政策沒有變化。
PE業界的惶恐不安也引起了天津市的注意,尤其是對于去年《管理辦法》出臺之前就已經注冊的PE機構,天津在3月6日給予了明確的政策指示。天津市發布了一個補充規定,明確要求實收資本達到2000萬元的存量PE基金,LP只要出資達到100萬元即可備案,而已有項目投資的存量PE,其備案條件并不強調2000萬之限。至于存量股權投資企業的規范整改和備案工作,則規定在2013年9月1日之前完成。阮班會認為天津市給足了中小型PE基金適應和調整的時間。
但中小型PE基金依舊壓力重重,在門檻不斷抬高背景下,撤離成了最終的選擇。未經證實的數字稱此次受到波及的PE機構至少達到了數百家,錦尚匯富只是其中之一。
而就在天津大力整頓PE的同時,全國其他多個地方卻伸出了橄欖枝,如錦尚匯富所遷往的新疆,就給予了該基金非常優厚的政策。通過自治區下轄的開發區管委會同錦尚匯富簽訂了為期10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包含退稅優惠。而另一家在天津港保稅區注冊的PE機構目前也正在重點考察江蘇的PE支持政策,該公司合伙人說很有可能會將其基金遷往江蘇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
推薦閱讀
新股業績“變臉” 會計師事務所亂象叢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政來襲PE潮退天津另覓生存之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11/3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