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離普通人萬里之遙的PE(Private Equtiy,私募股權投資)開始降落到了人間。
這一點從兩會的提案中即可管窺見豹。在這場對政策、民眾關注力的爭奪戰中,PE受到的“注意力”越來越多。相比往年,今年兩會與PE相關的提案不再淹沒在其他聲音中而不可見,數量顯然也更多,而且,也更直接點題。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國壽”)原董事長楊超、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的提案都直接和PE相關。
據相關資料,中國PE市場去年完成募資的基金就有230只,同比增長186%;共募集到資金2526億元,同比增長40%。
與這種野蠻生長相伴的,是非法募集、惡性競爭、PE腐敗、退出市場不暢導致的LP違約等難題,還有與這些問題如影相隨的監管從緊,比如對VIE架構的重新審視、定位等等。“國內PE行業的游戲規則,這些年并沒有越來越清晰,甚至可以說是在倒退。”某外資PE基金投資認為,行業向前發展的內在訴求也是兩會中PE提案增多的重要原因。
然而這仍無法解釋,為何PE業,這樣一個“少數人”的行業會受到多數人的關注?龐大的需求或許可作為注解,中國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在此前的全球PE北京論壇上就指出:應當看到中國活躍的VC、PE已經是我國產業投資的主力軍之一,“去年是貨幣政策非常緊縮的一年,今年也未必會放松到什么地步”。
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對相關提案的梳理發現,“對PE產業鏈的關注,主要集中在首尾兩端。”該公司分析師馮坡說,一方面是新股發行制度、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建議,通過退出端的改革影響前端的投資。比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股票發行價格以不超過市盈率若干倍,例如15倍作為報價上限”的提案,就被認為會讓所有VC/PE機構都很崩潰。
“更多的提案則集中在了與融資相關的階段。”馮坡認為。
如果楊超是保險資金的代表、馬蔚華代表銀行系資本,那么郭廣昌就是民間資本的代言人。“每個提案人的背后有他自己、他所在行業的利益訴求,這些人是否真的懂PE這個行業決定了他們的提案是否行得通。”作為上海浦東政協委員,錢學鋒認為PE行業當下最急迫的問題是“給非法集資一個清晰的邊界”:什么是公募、什么是私募、什么是合法的私募、什么又是非法的私募?
“金融資本:請放低門檻”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國壽”)原董事長楊超、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的提案,這一次不約而同地都“落點”PE。
馬蔚華在《關于引入硅谷銀行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提案》中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允許銀行向創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取得認股期權,這不僅能使銀行分享創業企業成長的成果,也能提高本身的資本回報率;二是允許銀行投資于VC/PE或者向VC/PE發放貸款,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
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修訂《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等法律法規中對于商業銀行投資和貸款的限制性規定。與銀行系資金涉足PE的任重道遠相比,保險資金似乎相當輕松,楊超認為應對保險資金“降低門檻”。
他在提案中提出了四條建議,其中,有兩條是直接和PE相關的,“支持投資能力強、有條件的保險企業以保險機構為主體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放松保險機構直接股權投資范圍;擴大保險機構間接投資股權基金的范圍和類別,如夾層基金和FOFs等目前適合保險資金特點的產品”。
“一方面中國的PE市場缺乏機構LP,另一方面則是保險、銀行系資金無法實質性入市。”上述外資PE投資人說,保險資金投資PE,“目前除了國壽認購弘毅二期人民幣基金外,還找不到第二個案例”。但《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出臺了超過一年半。
險資的無奈、急迫心態可想而知。截至2011年底我國保險業總資產已經高達6.01萬億元,但2011年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率是3.6%,這個數字只比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出了0.1個百分點。反觀早一步涉足PE投資的全國社保,“固定收益占到總資產投資的50%卻無法帶來超額收益、二級市場大幅下跌時,正是來自于直接投資和PE的回報貢獻了全國社保投資收益率的近70%。”全國社保副理事長王忠民在全球PE北京論壇上說。
“民間資本:請開放渠道”
全國人大代表、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的提案,則包含了民間資本的吶喊。在建議擴大保險資本、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等專項資金對PE的投入外,郭廣昌的提案還建議,“促進符合規定的信托資金‘入股’股權投資基金”。
分析人士指出,這個呼吁與去年11月發改委出臺的《關于促進股權投資企業規范發展的通知》(發改辦財經【2011】2864號,以下簡稱《通知》)遙相呼應。《通知》對股權投資企業的資本募集方式、投資人數等都進行了約束。其中規定“投資者為集合資金信托、合伙企業等非法人機構的,應打通核查最終的自然人和法人機構是否為合格投資者,并打通計算投資者總數,但投資者為股權投資母基金的除外”。
《通知》的初衷是為了保護那些技術較弱、追求短期收益但對非法資金等的風險防范意識又很薄弱的中小投資人、規范行業發展。
“過去兩年,由于二級市場尤其是創業板推出后的造富運動,眾多散戶投資人紛紛捧場Pre-IPO基金,簡直把VC/PE當做是短期高回報的投資渠道。”漢理資本錢學鋒認為。但清科研究中心則指出,《通知》在屏蔽了一部分不合格的潛在富有家族及個人投資者外,“也沖擊了那些借助私人銀行、信托、第三方理財渠道募集自己的PE基金”,這句判斷的另一面則是民間資本通向PE之路由此淤塞。
“如果能讓民間資本順利流向PE投資,恐怕也不會出現溫州式的高利貸悲劇。”一位接受本報采訪的國內PE投資人說:資本如水,宜疏不宜堵。何況倘若“供需”能夠匹配的話,也不至于出現渠道向基金漫天要價的情況。上述PE投資人坦誠,其通過第三方機構募集資金的成本是國際標準的三四倍,但“自己去尋找潛在投資人的成本會更高”。
同時那些被擋在門外的富有家族及個人,是VC/PE基金最主要的投資人。在清科研究中心觀測的16類LP中,富有家族及個人LP共有2272家,占到總數的46.1%,但其可投資金總量在所有LP類型中的占比卻不足1%。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仍需要借力信托等第三方機構向VC/PE基金輸血。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3年時間能做什么? 中關村交出了答卷。自2009年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建設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中關村企業總收入由2008年年底的剛剛突破1萬億元,躍升為去年的19278億元。截至目前,中關村總收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12/3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