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紅燦、上海家帝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建華、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左起))
2012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組織行業協會、專家、企業召開“消費與安全”主題座談會,探討如何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構建安全消費市場。
企業是社會一分子,除了搞好自己的產業, 向社會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還應承擔起社會責任,為社會發展多做貢獻。 上海家帝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榜樣,值得關注和推廣。
“國貨危機”危在何處
對于消費者,首先總是想獲得質量有保障的產品,質量安全是最基本的訴求。再者,在產品質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下,消費者希望獲得的是便宜的價格。但時代發展變遷至今,在國內,這樣最基本的訴求越來越得不到滿足,人們往往花了大價錢購買產品,質量安全卻依舊得不到保障。
以中國現有的技術力量和先進設備,生產與世界名牌商品相同質量的商品并非難事。國內企業明明有能力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卻為何不扎扎實實的生產,而是想著法兒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利潤使然!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往往熱衷于打價格戰。有的企業為了保利潤、求生存而不得已使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做法;有的企業為了戰勝競爭對手、追逐利潤而不惜采取弄虛作假、擅用違禁物料等損人害己的手段;有的企業為了躲避無序的價格競爭,牟取暴利,更做起了貼洋標牌、冒充洋貨等坑蒙拐騙的勾當。這些企業不是通過找細分市場、搞產品特色的正確途徑應對市場競爭,而是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用犧牲產品質量換取利潤的手段打價格戰,導致國產貨信譽下降、丑聞連連,更被洋貨鉆了空子。現如今的消費者被這些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的國產貨物,弄得人心惶惶,紛紛投入了洋貨的懷抱。
“我愛我買”力求雙贏
國產貨的信譽岌岌可危,作為民營企業家,我深感肩頭責任之重。民營企業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廣東、浙江等地,他們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高達70%以上。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成長從政策上提供了寬松的投資環境。但有的民營企業由于無法獲得銀行財政的必要支持而顯得十分孱弱,競爭能力低下。為求生存,有些企業甚至不惜以身試法、坑害消費者。利潤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保證。如果企業的利潤能夠得到保障,相信企業就能承擔起企業公民的基本道德和社會責任,這樣消費者也就能獲得更大的利益。這種企業、消費者共贏的狀態,即是我構建“我愛我買”平臺的初衷。
“我愛我買”平臺以維護消費者利益為企業行為準則,堅持產品質量第一,在保障企業應有利潤的同時,積極探索消費者與企業雙贏的營銷模式。它將消費者和企業整合在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的同一個平臺上,推行消費即投資的理念,實施消費養老計劃,消費者和企業在這個平臺上相互了解、建立互信,形成了一個由對立轉化為合作、唇齒相依、利益攸關的整體。這個平臺上,市場秩序良好,消費群體穩定,有完善的質量監督機制,有利于培育企業品牌。
“我愛我買”網站為產品企業提供了訂單式直銷平臺。網站在選擇產品供應商時,要求它們除了向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外,還要積極參與“消費養老”事業,愿意把企業利潤的一部分反饋給消費者。 “消費養老”計劃給這些企業帶來豐碩的消費者資源;消費者養老賬戶中的資金,則可以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隨著消費即投資理念的普及,我相信志同道合的供應商定會蜂擁而來,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種類必將迅速倍增。值得一提的是,“我愛我買”網站還可為我國科研機構研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提供充足的資金的來源和理想的展銷平臺。
“消費養老”重振國貨
“我愛我買”網站推行“消費養老”計劃,將企業與消費者結合成利益共同體。消費者不再是被動的利潤奉獻者,無辜的不實成本的分擔者,無序和惡性競爭的受害者,而成為企業生產活動及產品質量的監督者和企業利潤的共享者。企業由于擁有穩定的消費者群體,無須再參與惡性價格競爭,省去了大量的廣告費支出,并且消除了企業商品積壓和滯銷的風險,提高了贏利能力,這樣可以使企業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提升品質,維護品牌。可以這樣說,在“我愛我買”網站,企業與消費者共享的利潤得到了保證,產品價格由于減少了商品銷售的流通環節而降低,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在這里獲得了充分兼顧。
“消費養老”是一個創新的理念,一個全新的概念,我正以十二萬分的精力推動它積極向前;“信”是信用,在“我愛我買”平臺上銷售的產品,質量是絕對可以得到保障的。
推行“消費養老”事業是企業公民意識的一種體現,是建立消費者與生產企業的密切合作關系、增強消費者對國產貨的信心、恢復消費者對國產品牌信任度的一種嘗試。
推薦閱讀
中關村去年新創辦企業超4000家 創業投資快速發展>>>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19/4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