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司財務最有話語權的人,可能不是老板,而是財務總監。這是我讀“公關第一股”藍色光標2011年報最大的感悟。
藍色光標(300058.SZ)2011年的年報很漂亮,凈利潤1.21億,增長100.54%,每股收益0.67元。而2010年,這一增長率僅24.6%。
從財務結果看,這主要是藍色光標上市以來大打并購戰、高速擴張的成果。但藍色光標對會計估計的調整,值得關注。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調整會計政策和會計,背后隱藏人為動機。公司財務部絕不會沒事找事去做調整,特別是涉及追朔調整,得翻幾年的老賬,傷筋動骨。
藍色光標從2011年7月1日起,對應收賬款的會計估計進行變更,將賬齡在6個月內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比例從5%調整到0%,對6-12月到期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比例從5%調整到2%。按現行會計準則規定,藍色光標對此次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無需追朔調整。
因為這一變更,藍色光標2011年立刻減少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2106萬、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131萬,合計少計提壞賬準備2237萬,相應減少2011年資產減值損失和增加利潤1988萬。
也就是說因這一會計估計調整,少計提2237萬壞賬準備,讓藍色光標利潤看起來增加1988萬。請注意,這相當于藍色光標2011年1.21億凈利潤的16%。剔除掉人為會計估計調整因素,藍色光標增長率約為68%左右。
但從應收賬款周轉情況看,藍色光標對應收賬款回收情況估計顯然過于樂觀。從2008年到2011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56.49天、59.32天、67.18天和77.57天。應收賬款回款速度越來越慢。
從應收賬款規模看,2011年藍色光標應收賬款有4.3億,比2010年多了2.9倍。而應收賬款/營業收入比例高達34%,而去年這一比例只有22%。
我實在想不出,高速擴張的藍色光標采取保守壞賬計提做法的借口是什么。動機只有兩個字:利益。
藍色光標一直背負著“高管提款機”的名號。藍色光標2011年年報顯示,其發起人之一高鵬(已離職成競爭對手)從未停止減持步伐,截至去年年底累計套現約2.28億。
2011年,藍色光標公告高管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包括高管、核心業務及技術人員等。其中,財務總監陳劍虹和董事會秘書田文凱分別被授予12.25萬份和10萬份期權,是受惠最大的高管。
股權激勵首日授權期是2011年4月20日,行權條件為:2011年-2013年相對于2009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50%、85%、130%,同期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8%、8.5%、9%。
2011年年報公布這段時間,正是藍色光標高管第一期行權的最后半個月。如此亮麗年報數據刺激下,藍色光標股價生猛,高管一舉兩得——行權、套現兩手都硬。
而財務總監陳劍虹和董秘田文凱,兩人都有2011年三季報公布當日,頂風減持套現的前科。
當所有底牌都打完,誰還陪藍色光標玩?藍色光標,讓我看到的不是蔚藍的天空,而是憂郁的海洋。
推薦閱讀
湯森路透:今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并購案大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26/4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