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6年的時間,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實現了725億美元的投資。在助推企業成長、IPO上市創造富豪的同時,他們自身也實現了資本增長的奇跡。一時間全民“PE”的熱潮涌現,這個光鮮而低調的資本參與者正變得舉足輕重,我們不禁要問,PE創富的同時,他們到底還帶來了什么?
據貝恩公司與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私募股權基金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2012年調研報告》中可以看到,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從2006年開始起步,當年達到73億美元,2009年經歷金融危機帶來低潮僅為86億,通過2010年回復至2011年創出新高實現投資161億美元。這6年私募股權基金一共為中國企業帶來投資725億美元。
與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獲得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公司,在公司治理等方面表現得似乎更好一些,這也是我們對PE投資一直以來的期待。
調查顯示,被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工作機會增長相持平(年增長率為8%),但前者的薪資漲幅更高。這說明拿到投資的企業,更加愿意出高薪吸引人才。
同時,他們在研發投資上的力度也更大,其研發投資約占銷售收入的2%,相當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兩倍。后者同期的研發投入自2009年以來降低了約17%。
另一方面,被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公司盈利能力更強,更會賺錢。調查表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公司年平均收入增長率大約是同行業上市公司的2.5倍(兩年期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4%和13%),相較2009年兩者之間僅3個百分點的差距(兩年期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7%和24%),有了大幅提升。
從利潤上看,也是如此。被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公司年平均利潤增長率高出上市公司50%(兩年期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1%和14%)。盡管年增長率低于2009年報告中的39%,但2012年兩者的利潤增長率差距仍然較大。
同時,被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公司也變得更有能力為國家貢獻稅金。數據顯示,2007、2008年被投資的企業,2012年調研時他們納稅金額年增長率為21%,高于同行上市公司15%的增長。這一結果表明,股權投資為企業帶來了業務拓展以及財務梳理的變化。
原文詳情:《中國PE投資6年725億美元:在冰與火中前行》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30日晚間消息,RIM周四表示,去年10月發生的黑莓服務中斷事件給公司帶來了5400萬美元的損失。 RIM黑莓服務去年10月出現全球性中斷,為期四天。在RIM全球7000多萬用戶中,預計有超過50%的用戶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PE誕生6年來投資額達725億美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31/4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