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投資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學會投資理財,是大學生為踏入社會做好的一項準備工作,也是盡快適應社會生存法則的捷徑。
剛邁出校門的大學生總是充滿了理想,社會經歷和未來發展方向都是一個未知數,在經濟上,在校大學生還沒有完全獨立。說起投資理財,面對收入不高的現實,應切合實際給自己制定一份理財規劃,就算是經濟學方面的在校大學生在面對變幻莫測的經濟市場時或許也會迷惘。
在校大學生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在真正踏入社會之前修足“理財學分”,實現學業、財業雙豐收。關于在校大學投資理財問題,大學生在做投資理財之前,要搞清楚一件事,理財和投資是兩碼事,理財的目的是達到財務自由,通俗點說就是能保證自己可以在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也能通過投資,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但過得好不好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而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或資產為目的的,大觀念看來貌似是一樣的,可因為其目的不同,所以策略和手段也都不同,所以大學生們一定要弄清楚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怎樣在走出大學校門前,培養良好的投資理財意識?怎樣識別投資理財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e投資(http://riches.gtobal.com/)建議:明確理財目標合理市場定位,大學生投資理財從實際出發。
投資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就是要認識和了解投資理財工具。學生可以參加一些金融理財行業內相關的知識講座,多接觸實踐中的投資信息。從股票、基金、債券等基本的投資理財工具入手,從基本的基礎知識入手,熟悉其特點與方式后可利用自己的閑散資金進行實踐體會,但最基本的原則是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堅持穩健策略,不能急功近利。
大學生投資理財可以按照1:1:1的理論,從實際出發來給自己規劃,第一個一是解決自己衣食住行的日常開銷,先吃飽飯才能做事情。第二個一是可以定期存錢,也就是說要找個固定的收入來源,第三個一就可以考慮投資理財了。近幾年的投資理財市場品種花樣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繚亂。不過,一旦你選定了一種方法以后一定要請教相關的專業人士為你出謀劃策和具備一些關于該行的基礎知識,才不至于讓自己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
“投資市場是有風險的,所以‘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再怎么說也不過分。其實任何投資理財產品都是沒有絕對保值的,理論上都有風險,只講收益不談風險的投資都是不切實際的,所以盡可能把風險減小,把收益時間延長,才能穩步盈利,才是正確的投資理財。”
推薦閱讀
網易科技訊 4月24日消息,樂視網在深交所發布2012年第一季度告未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財務報告,實現營業收入27,580.8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3.30%;營業利潤為5876.13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38%;利潤總額為6287.3>>>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學生學會投資理財 收獲你的第一桶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424/5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