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應該向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學習什么?李宗南教授用自己在美國四十年的創業投資實踐,在《改變中國的密碼》一書中回答了這個沉甸甸的問題,那就是學習創投。
為什么?
第一,創業投資能夠釋放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間積累的民間資本的投資需求,這對于今天迫切需要升級金融體制改革的中國而言,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中國金融改革盡管完成了國有銀行的企業化改造,但在銀行監管、市場準入、金融工具創新,尤其是民間投融資等方面,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中國金融市場上的資本仍然有如此之高的比例來自于銀行借貸,股票、期貨則不幸淪落為“炒家的天堂”,而最能體現創新精神的金融工具——創業投資,卻沒有引進并真正發展起來。
第二,創投把人才視為最大的資源,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優秀品德、卓越才能、廣博學識、豐富經驗能夠換來金錢,這對于國人習慣于按照門第、關系、同鄉、朋友等標準選用人才的傳統,是一個巨大變革。創業投資真正做到了唯才是舉,并直接把個人的才能與資本掛鉤。
第三,創業投資能夠推動中國應試教育現狀的根本改變。創投的選人標準,關鍵就是創新能力,而這種創新能力不是一天半天就可以培養出來的。創新精神的培養貫穿在美國的小學、中學、大學。尤其是斯坦福大學與硅谷的例子,更可以讓今天的中國大學科技園深深地反省。動輒圈地幾百畝、耗資以億計的中國大學科技園,與孕育了蘋果公司、雅虎公司的硅谷相比,缺什么?恰恰缺少了創業投資這樣一個最為核心的平臺。
創業投資,是西方資本主義的靈魂,也是中國今天值得學習的精髓!
推薦閱讀
5月22日消息,據彭博商業周刊報道,著名硅谷投資家,風投公司紅杉資本的合伙人邁克爾·莫瑞茨日前退居二線,并向公司其他投資商透露自己換上一種罕見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投的力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523/6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