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部經濟的崛起,眾多民營企業展開了新一輪投資之旅。
“全國工商聯領導說,很多民企愿意投資湖北。”湖北省委統戰部秘書長蔡藻鮮介紹, 5月24到25日,全國工商聯與湖北省政府將共同舉辦“民企攜手湖北,共促中部崛起”主題活動。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近600家民企與會,其中國內民企500強38家。
據省商務廳統計的數據,目前與會民企與湖北方面已達成意向協議的項目共計689個,投資總額9092.6億元。其中,已確定簽訂合同的項目為334個,擬投資金額4274.2億元。
9000億項目宴
引民企入鄂,湖北省謀劃已久。
湖北省工商聯副主席趙斌透露,今年1月份,湖北省正式決定啟動此項工作。3月全國兩會期間,湖北省政府與全國工商聯正式達成活動合作。此后,各市州及省直有關部門,結合湖北區位特點、產業特色和發展定位,篩選、編制了一批重點招商項目,到國內沿海城市及大型民企拜訪、路演,通過特色招商積極開展項目對接。
“本次擬簽合同的項目,就是2個多月各市州招商引資的成果。”湖北省商務廳副廳長兼外資辦副主任譚作剛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本次會議,參會民企涵蓋了全國23個省市,特別是民營經濟發達省份浙江、江蘇、山東、廣東、上海、天津等省市。
蔡藻鮮稱,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及恒安集團董事長許連捷等國內民企負責人將率團到鄂。
為了做好與國內民企巨頭對接,湖北準備了一批大項目。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48個,合計3507億元;40億元至50億元的項目10個,合計412億元;30億元至40億元的項目41個,合計1256.8億元;20億元至30億元的項目59個,合計1270.7億元;10億元至20億元的項目116個,合計1405.3億元。
湖北省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此次簽約項目涉及領域廣泛,包括現代服務業、工業園區和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等項目。
蔡藻鮮表示,對引進的技術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符合建設兩型社會要求的大型項目,湖北省有關部門將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實行重點跟蹤、重點服務、重點督查。
借勢“中部崛起”
眾多民企入鄂,主要是看好中部經濟崛起。而湖北作為中部龍頭和戰略支點,自然受到這些企業青睞。
今年4月,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在漢透露,從2011年開始,聯想已在武漢地區投資60億元,未來三年聯想計劃向武漢投資160億元。柳傳志講話后不到10天,聯想集團在武漢的基地隨即簽約,計劃進軍移動互聯網,總投資50億元。一個月前在武漢舉辦的中國綠色論壇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宣稱,該集團在湖北的投資已經達到了近千億元,是其公司在全國最大的投資省份,其中僅武漢萬達中央文化區,投資即達500億元。王健林表示,該集團將在兩年左右,完成對武漢市800億元的投資。國內民企巨頭紛紛投資湖北,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一言以蔽之:“這是后金融危機時代,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產業轉移的一種行為。”
在秦尊文看來,金融危機對沿海地區的沖擊很大。金融危機以來,由于湖北的經濟發展更主要的是依靠內需, GDP總量增速自2008年以來,就明顯高于全國水平。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國的GDP增速大約是9.2%,湖北的GDP增速13.8%左右,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4.6個百分點。
秦尊文指出,湖北一方面具有中西部地區的共同優勢,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擁有豐富的土地、水和礦產資源。此外,湖北的科教實力雄厚,勞動力素質較高,外來資本在湖北很容易配齊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交通等都齊全。
湖北省直部門一名官員坦承,企業投資是一項長遠的過程,民企一方面要從企業戰略和布局出發,來考慮企業投資行為;另一方面,投資也是一個漫長過程,除了投資成本外,當地稅收政策、服務及融資環境,也是企業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深圳一家即將投資湖北的企業負責人認為,湖北投資軟環境的改善,是吸引企業入鄂較大動力,特別是該省省委書記李鴻忠提出的“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思想。
秦尊文提醒,這么多民企入鄂,湖北省有關部門應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降低門檻,使湖北成為創業和興業的樂土。
推薦閱讀
“通過網絡平臺完成的小額貸款交易(PTP模式)風險較大,需要嚴格監管。”阿里巴巴副總裁胡曉明5月22日在《中西部小微企業經營與融資現狀調研報告》發布會上做此表述。 報告顯示,在近6個月影響中西部小微企業經營的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523/6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