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細則還沒有最終落實,且小額貸款公司(下稱小貸)改制村鎮銀行尚無定數,但涉及“小貸概念”的上市公司卻被炒作資金瘋狂追捧。
本報記者近日梳理A股2011年年報后發現,諸多小貸概念股中,有的上市公司受益匪淺,而有的上市公司卻深受其累。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A股共40家上市公司參股41家小貸,其中東晶電子(002199.SZ)持有2家小貸股權。
記者根據2011年上市公司年報統計,40家上市公司合計投資23.39億元,參股設立41家小貸公司。
但是,由于參股比例原因,僅28家上市公司參股的29家小貸公司披露2011年盈利狀況。
據記者統計,29家小貸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54520.53萬元。其中,10家小貸公司對股東方進行現金分紅,合計分紅1355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分紅最多的是澳洋順昌(002245.SZ)持股42.84%的張家港昌盛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達3321萬元,其中,澳洋順昌獲得紅利為1422.85萬元。
持股比例高低不一
2008年5月,銀監會與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從政策上明確小貸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角色,把小貸正式納入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視野中。
至此,放款生息已不再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專利”,小貸數倍于銀行的利差收益,吸引越來越多財大氣粗的上市公司躋身其中。
但記者注意到,23家上市公司持有小貸股權比例集中在20%-30%。有的上市公司持有股權較高,明顯是希望能獲得更多回報,但有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很低,看起來更像“友情贊助”。
上市公司參股的小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是怡亞通(002183.SZ)全資控股的深圳市宇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宇商小貸)。
怡亞通2011年年報顯示,宇商小貸成立于2010年1月19日,注冊資本2億元,由怡亞通全額認繳。主業為在深圳市內專營小額貸款業務,截至2011年底,宇商小貸總資產為32309.43萬元,凈資產23141.3萬元,實現營業收入5022.8萬元,凈利潤2571.43萬元。
投入資本不足兩年,資產增長6成,對怡亞通來說,這筆投資可謂劃算。
股權占比最低的為數碼視訊(300079.SZ)持有的北京市中關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關村小貸),僅1%。
數碼視訊2011年年報顯示,中關村小貸注冊資金3億元,數碼視訊投入300萬元。不過,中關村小貸業績不錯,2011年給數碼視訊分紅21萬元現金。
按此推算,中關村小貸當年給股東的現金回報應該是2100萬元。
上述41家小貸中,注冊資本金最高的是小商品城(600415.SH)參股的義烏市惠商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商小貸),持股比例為23%。
小商品城2011年年報顯示,惠商小貸注冊資本金達4億元,小商品城投入成本9200萬元。該小貸2011年底資產規模達6.6億元,凈資產4.7億元,實現凈利潤6033.31萬元。
基于不錯成績,小商品城2011年從惠商小貸獲得348.19萬元現金分紅,以其股權推算,惠商小貸當年給股東的分紅逾1500萬元。
注冊資本金最低的是世聯地產(002285.SZ)持股29%的深圳市世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世聯小貸),和正邦科技(002157.SZ)持股20%的吉安縣興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農小貸),均為5000萬元。
江浙滬占比逾六成
記者注意到,民間金融發達的地區,上市公司參股小貸的家數明顯較多,且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和上海等地。
上市公司參股的40家小貸中,15家來自浙江,5家來自江蘇,5家來自上海,三地上市公司合計參股的小貸達25家,占總數的62.5%。
5月25日,江蘇一家小貸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區域布局的出現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江浙滬一帶經濟發達,且民營企業較多,銀行貸款緊縮情況下,民間借貸顯得尤為重要。那么,上市公司參股小貸,也是為抓取新的商機。”
實際上,早在2008年,浙江上市公司就開始涉足小貸。
2008年8月,新湖中寶(600208.SH)與天通股份(600330.SH)都曾公告稱,涉及或參股小貸。但從其2011年年報看,兩者并未參股任何小貸,這意味著此前針對兩只小貸概念股的追捧純屬惡炒。
目前,持有15家小貸的浙江上市公司為14家,其中,東晶電子持有金華市婺城區萬通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萬通小貸)和金華市開發區中盈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盈小貸股份),但持股比例都很低,分別為10%和5%。
事實上,這兩家注冊資本金均為1億元的小貸盈利能力相差很大。資料顯示,2011年,萬通小貸盈利2069.22萬元,中盈小貸股份僅賺90.69萬元。
5月25日,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分析稱,游資爆炒浙江上市公司,并非全無道理,“畢竟浙江地區參股小貸的A股多嘛!這也是浙江資本的特點,從炒房、炒煤到此前的炒黃金,可以說是哪里有錢賺,浙江資金就往哪里投。還可以看出,經濟發達地區小貸較多,如廣東。”
統計顯示,廣東上市公司亦參股6家小貸,除怡亞通和世聯地產外,還有深賽格(000058.SZ)持股51.71%的深圳市賽格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賽格小貸)、江粉磁材(002600.SZ)持股22.73%的江門市江海區匯通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東莞控股(000828.SZ)持股20%的東莞市松山湖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炬高新(600872.SH)持股20%的中山市中炬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安徽、海南亦有2家上市公司參股小貸。余者分別來自北京、江西、湖南、山東和福建。
盈利差距嚴重分化
不可否認,上市公司熱衷小貸,是看到先行者參股券商及城商行的舉動,如今已收獲真金白銀。參股金融機構巨大賺錢效應下,小貸一經推出,部分上市公司果斷出手。
但記者統計發現,并非所有小貸都盈利,其中的微利者,對上市公司業績幾可忽略不計。
41家小貸中,2011年盈利最多的是江南高纖(600527.SH)持股30%的蘇州市相城區永大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永大小貸),凈利潤為6475.46萬元。
資料顯示,永大小貸注冊資本3億元,2011年末總資產68652.78萬元,凈資產38221.08萬元。
“6475萬元凈利潤,按照30%股比計算,對于江南高纖的貢獻不過2000余萬。”上述基金經理坦言,這筆投資收益對于2011年凈利潤1.627億元的江南高纖來說,影響并不大,“可見小貸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貢獻并不如市場炒作的那么高。”
推薦閱讀
隨著《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下稱《溫州金改方案》)關于“小額貸款公司改制村鎮銀行”的信號釋放,及小貸公司賺取的利差誘惑,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設立或參股小貸公司,意欲在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40只A股砸金23億參股 10家小貸回報1.36億紅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526/6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