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刊文稱,Facebook正在大范圍推廣“贊助商內容(Sponsored Story)”這一新的廣告形式。用戶在Facebook上發布的內容,甚至點擊“贊(Like)”按鈕,都會被轉換為廣告。這將幫助Facebook獲得更多收入,但也帶來了廣泛爭議。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情人節當天,尼克·博格斯(Nick Bergus)在亞馬遜上發現了一款奇特的產品:55加侖一桶的人體潤滑劑。他覺得這非常有趣,隨后將這一產品的鏈接分享至Facebook,并添加評論稱:“為了情人節以及每一天。為了你未來的人生。”
幾天之后,博格斯的好友開始在Facebook的廣告欄中看到這條內容以及博格斯的名字。根據算法,Facebook對博格斯發布的這條內容進行了確認,并將其轉換為廣告,亞馬遜也為此付費。
根據Facebook的說法,這是一條“贊助商內容”。通過贊助商內容,Facebook用戶發布的內容能夠被轉換為廣告,并面向該用戶的好友發布。而Facebook將從中獲得收入。
當用戶對某一品牌點擊“贊”,或是以其他方式提到該品牌時,與該品牌相關的贊助商內容將會生成,而參與Facebook這一項目的企業將因此付費。亞馬遜正是這樣的企業之一。根據Facebook長達4000字的服務條款,用戶在注冊該網站帳號時就已經同意瀏覽這樣的廣告。
為了應對利潤增長的壓力,實現IPO(首次公開招股)時的承諾,Facebook正逐漸利用這種方式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Facebook表示,不會公布來自這類廣告的具體收入數據,但Facebook近期的股價下跌使得這一舉措更顯急迫。
引發用戶不滿
不過,Facebook的這一廣告形式已略顯微妙。并不是所有用戶都知道,他們在Facebook上發布的鏈接或點擊的“贊”將成為營銷工具。而Facebook已在加州就這一做法帶來的集體訴訟達成暫時性的和解協議。
此外,Facebook的算法缺乏幽默感,因此可能使用戶感到驚訝。博格斯遭遇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案例之一。博格斯表示:“我感到有些困擾,不過我還不會刪除Facebook帳號,也不會發火。我理解使用Facebook付出的代價,這不是錢的問題,Facebook使用了我的許多個人信息。”
華爾街正在密切關注Facebook將如何利用超過9億用戶的個人信息。Facebook第一季度營收為1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廣告,但Facebook并未公布其中多少來自贊助商內容。
Facebook近期開始在用戶個人頁面的動態匯總區域和移動應用中展示贊助商內容。盡管帶有“贊助商”的標志,但這類廣告仍與傳統網絡廣告不同。Facebook對投資者表示,如果用戶從好友處了解到一個廣告,那么隨后回憶起廣告的概率要高50%。
此外,Facebook也對用戶明確表示,可以對隱私設置進行調整,這樣他們點擊的“贊”將不會出現在Facebook網站最顯眼的廣告區域,不過用戶無法徹底阻止這類廣告出現在其他某些地方。Facebook的幫助中心顯示:“由于贊助商內容來自動態匯總,因此你無法徹底屏蔽這些內容。”
Facebook一名發言人表示,如果不希望與之發生關聯,用戶可以選擇不點擊某些內容旁的“贊”。通常而言,用戶可以使用隱私設置來控制哪些人可以看到他們做了什么。
客戶給予好評
1-800-Flowers公司營銷經理艾米特·沙阿(Amit Shah)表示,贊助商內容在吸引新用戶前往該公司的Facebook專頁方面效果很好,尤其是在母親節這種特殊場合。他表示,該公司并不需要獲得粉絲的許可,就可以使用這類廣告。
沙阿表示:“用戶已經表示同意,因為他們和你的品牌專頁進行了互動,你可以提升這一互動水平。我們的經驗是,人們喜歡聽到其他顧客的故事。”
對營銷者來說,贊助商內容能夠節約資金。品牌廣告主將無需再制作內容,他們所要做的只是利用用戶的聲音,并將這樣的聲音傳播給該用戶的好友。目前觸發贊助商內容的最主要途徑就是“贊”按鈕。
不過,人們往往由于不同原因而“贊”某些內容,一些情況下是為了獲得禮品。例如,服裝連鎖店Brooklyn Industries近期在一次推廣活動中表示:“在Facebook上點擊‘贊’,隨后可以贏得價值450美元的禮品袋。”
博格斯對一家名為Sin City Skates的商店頁面點擊了“贊”,主要為了獲得新產品的最新信息。博格斯一名32歲的好友皮特·扎巴克(Peter Zaback)則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頁面上點擊了“贊”,因為他想要獲得奧巴馬競選活動的最新消息。他表示,他并不清楚自己的操作是否會被轉換成政治廣告。
零和游戲
圣克拉拉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埃里克·戈德曼(Eric Goldman)在一篇博客中對Facebook這一做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Facebook將“贊”視作用戶的一種態度,以及根據用戶信息制作廣告的許可。
他表示:“贊助商內容是一種零和游戲。作為一名用戶,我可能不會從我表達意思的公開展示中獲得任何價值,但Facebook和廣告主將從中受益。”
由于推出贊助商內容這一廣告形式,Facebook在加州遭遇了集體訴訟。不過上月,Facebook宣布將就這起訴訟達成和解。
在訴訟中,原告代理律師表示,Facebook在沒有經過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在廣告中展示用戶的姓名和照片,這是一種不公平、欺詐性的做法。Facebook以新聞自由為基礎進行了辯解。Facebook表示,這樣做不需要得到用戶同意,因為贊助商內容實質上是新聞,而所有Facebook用戶對好友來說都是公眾人物。各方并未公布暫定和解方案的細節。
西雅圖一名服裝設計師安吉爾·弗拉莉(Angel Fraley)是這起訴訟的牽頭者。她表示,她曾經就Rosetta Stone提供的法語課程點擊“贊”。當時她計劃前往巴黎,因此希望通過點擊“贊”來獲得課程折扣,但實際上該課程并未給予折扣。然而幾個月之后,與她有關的Rosetta Stone廣告出現在了好友的Facebook頁面上。
弗拉莉仍在Facebook上對其他一些內容點擊了“贊”。不過她表示,她討厭自己發布的信息被用于廣告。她表示:“當我注冊時,情況并非如此。”
扎巴克的另一名朋友史蒂芬·古德(Steven Good)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與他相關的美國航空廣告出現在了扎巴克的動態匯總中。古德并未對此感到驚訝。他表示,希望Facebook完全免費是非常幼稚的想法,而他本人作為一名營銷經理也曾嘗試利用贊助商內容這種廣告形式。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1日晚間消息,周五美國股市大幅低開。經濟數據表明中國制造業增長放緩,且證實歐元區債務危機對該地區的制造業已造成更嚴重的影響。美國5月份非農就業不及預期。中國概念股早盤幾乎全線下跌,18只股票跌幅>>>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01/6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