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年來最不容錯過的IPO (新股首次公開發行)”,到“過去十年大規模IPO中,股票表現最為差勁上市企業”,對Facebook而言,這樣的轉變就發生在短短兩個交易周內。
全球社交網絡巨頭,美國的Facebook(中文翻譯“臉譜”),5月18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發行價每股38美元,開盤價更是達到42美元。而今,一路下跌,美股6月1日收盤時Facebook股價只有27美元左右,較發行價足足下跌近三成,市值縮水高達390億美元。
Facebook的上市表現,讓所有人大跌眼鏡。蜜月度假中的扎克伯格,年僅28歲的公司CEO,最近幾度被拍到“一臉愁云”,或許也在為此苦惱吧。
究 竟 是 什 么 讓Facebook這一IPO明星的光環在瞬間褪去?Facebook的遭遇,又給中國A股市場帶來怎樣的啟示?
不是因為歐債危機 而是承銷商太“貪婪”
成立八年,全球用戶數就超9億,作為社交網絡的領軍力量,Facebook的IPO上市一直備受關注。
誰也沒有想到,Facebook從上市那一刻起,就讓很多人的夢想破滅。美國當地媒體普遍用“災難”來形容Facebook的上市集資。《舊金山紀事報》報道稱,Facebook上市的災難,加深了人們對華爾街的不信任;路透社報道,瑞銀集團在Facebook上市過程中虧了3000多萬美元,等等。
Facebook股價為何跌跌不休?這背后,不是歐洲債務危機所致,因為美股大盤在這段時間即使有所下跌,但跌幅有限;也不是科技股問題,因為谷歌等科技股此間的跌幅不到5%。Facebook股價下跌之所以如此慘烈,與其自身、與其承銷商的“貪婪”脫不了干系。
在Facebook上市之后,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陸續見諸報端。如Facebook與承銷商密謀將招股價定在幅度的上限,好讓內部先行出售套現獲利,然后又在上市前臨時決定擴大發行量,增加發行5000萬股,作“二手”的上市集資,使得原本炙手可熱的新股突然泛濫成災;又如,主要承銷商摩根士丹利其實已經將未來的盈利前景大幅調低,但這份報告并沒有告知廣大投資人,只供個別機構參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IPO價格已經偏高的前提下,承銷商仍然選擇上調發行價區間,并擴大股票發行規模,正是這樣的“貪婪”造成了其上市后的窘境。
《福布斯》雜志發行人里奇·卡爾加德也就此撰文,羅列了Facebook IPO交易搞砸的數個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該公司沒給普通投資者留下任何東西。卡爾加德指出,微軟1986年上市時,市值為7.8億美元,在以后的13年時間里微軟的市值增長了700多倍,這意味著比爾·蓋茨讓成千上萬的普通公共投資者變成了百萬富翁。谷歌在2004年上市時估值為230億美元,為普通公共投資者留下的空間已經有所減少,即便如此,其過去八年的回報也達到9倍。而在Facebook的IPO交易中,扎克伯格和公司內部人員“已經拿走了所有東西”。
不過,也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做空者獲利。在一個做空交易中,做空者一般通過借來股票賣出,在一個較低的價位再買入,然后歸還同樣數量的股票,以此賺取差價。而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市場上大約有1800萬股的Facebook股票被出借融資做空,這相當于Facebook公開發行的4.21億股的4.3%。這一數據表明市場上有大量做空者存在。其中就包括Facebook承銷商摩根士丹利。據華爾街內幕知情人爆料,摩根士丹利已通過Facebook股價下跌獲利過億美元。
投資者信心受到打擊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Facebook是社交網站的風向標,其股價“跌跌不休”,自然會給其他同類股票帶來壓力。
人人網2011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以SNS概念上市的中國公司,但卻是一直貼著“中國的Facebook”標簽。因此,在Facebook模式受到考驗時,人人網自然會受到牽連。在Facebook股價持續下跌的這一段時間里,人人網股價也持續走低;就連其他互聯網公司,如美國著名社交游戲開發商Zynga,自Facebook上市以來,Zynga股價累計下跌近30%。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擔心社交網站是否具有持續的盈利模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Facebook目前盈利模式還比較簡單,主要依靠廣告收入。但其客戶群非常模糊,行為方式也無法確定,因此廣告投放并不精準。一個事實就是,越來越多廣告商正在撤出Facebook。就在其上市前夕,通用汽車終止了公司在Facebook上投放千萬美元的廣告計劃。
而鑒于市道的不景氣,俄羅斯最大社交網站VKontakte日前做出決定,推遲上市日期。該網站首席執行官杜羅夫認為,Facebook的上市表現,破壞了許多私人投資者對社交網站的信心。另有消息稱,由于Facebook股價持續低迷,旅游搜索引擎Kayak也決定推遲上市計劃。值得一提的是,Kayak的主承銷商與Facebook一致,也是摩根士丹利。
此外,對即將奔赴納斯達克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而言,Facebook擁有龐大的用戶群,但其上市后表現并不理想,中國相關互聯網企業規模和知名度完全無法和Facebook相比,投資者對這些企業前景的質疑肯定會加重,預期也會相應調低。領團網創始人王啟亨近日表示,Facebook承銷商的定價戰略失誤,將會對科技股IPO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越受寵的股票越危險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越是被眾人寵愛的股票越危險。自Facebook提交IPO申請后,Facebook的熱度就蒸蒸日上,以至于 IPO前夕已經到了發燙的地步。Facebook最終的 IPO定價為每股 38美元,相比最初公布的每股28美元至35美元的定價區間上限高出8.57%,這樣一來,Facebook最終通過IPO獲得的資金也就超過了今年以來美國所有IPO獲得的資金總和。眼下,Facebook大跌近三成這一瓢冷水讓廣大投資者意識到風險的存在。
五年前,中國石油A股上市的情境同樣如此。中國石油上市前夕,與Facebook無異,有著“眾星捧月”的待遇。市場的狂熱,在投行機構的高調估價下達到了一個極限。在中國石油上市前夜,有投行給予了100倍市盈率的高估值。而在中國石油以發行價3倍的高價、每股48元登陸市場后,還有券商給出了80元的目標價。事實證明,80元只是一個夢,中國石油開盤時每股48元的高價,自開盤那一刻之后,也再沒有觸及過。目前,中國石油股價僅9.30元。
高價發行上市,股價一路慘跌,套牢眾多投資者。無論是Facebook,還是中國石油,都讓投資者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付出了慘重代價。業內人士指出,這也許有助于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更加理性一些。
推薦閱讀
上周,英國高檔鉆飾零售商Graff(01306.HK)、永達汽車(03669.HK)、中國有色礦業均宣布停止赴港發行新股。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內地IPO審批加速,以及內地上市估值更高,使得不少原本計劃赴港掛牌的企業轉投內地。 港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遭遇滑鐵盧不是一場意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05/6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