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卷入“廈門進雄”破產案 153家債權人、三家銀行及被欠薪員工望洋興嘆
廈門市集美區杏西路65號,這是一座曾經年創數千萬美元利潤、總裝出口大型戶外用品的大工廠。
6月的驕陽下,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的一則通告,貼在灰土撲面的大門石柱上顯得寂寥而毫無生氣:“廈門進雄企業有限公司(簡稱“廈門進雄”,Northpole China limited)目前暫停經營整頓,因債權人申請,法院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對公司資產進行了保護性查封,對公司現場進行管制”。
本報記者隔著鐵絲網,拍下廈門進雄氣派的鋼構大門與冷清的車間外墻。人聲、機器聲、供應商的車流聲,似乎被埋到了地底下。一位債權人對本報記者感喟道,我現在還不敢相信,這個廠子怎么一夜之間就倒閉了?
6月11日中午,本報記者在廈門進雄債權人律師的陪同下,在一家茶餐廳見到了廈門進雄及控股母公司North Pole Limted的CEO史蒂夫(Steve David Fleischli)。而令人不解的是,史蒂夫不久前已被母公司董事會解除了廈門進雄CEO一職,雖然這個決議遭到了廈門進雄自己的董事會的否決。
頗有難言之隱的史蒂夫,與廈門進雄其他幾位董事一起,目前處于“暫時被限制出境、協助調查”的狀態。據債權人律師介紹,卷入這場離奇破產案的,涉及福建省當地和浙江、江蘇等數個地區的153家債權人,涉及金額約2.5億元;此外,在廈門市當地還有三家銀行的貸款也卷入其中,約7000萬元;而深受傷害的還有近1700名員工,被拖欠應付工資及因突然解除勞動合同而引發相關賠償共近1900萬元。
被債權人緊緊盯住的,是創造了廈門進雄贏利紀錄、也締造了其破產歷史的一家全球著名的金融機構及其代表人——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及其中國區負責人孫強。
據債權人代理律師說,孫強久不在廈門露面了,華平派來處理后續事宜的是許超,但其“基本是說空話”,沒有實質內容。
那么,一起破產案緣何將一直被包裝為資本市場“金手指”的孫強,“構陷”于把企業資產及利潤向海外惡意轉移、并惡意拖欠債務的禍首呢?
一位債權人對本報記者說:“我們給全球最大戶外用品品牌做代工,它的產品在國外有連鎖店,在國內的沃爾瑪上架銷售,它的大股東是華平這樣的大機構。如果這樣的大企業都不能相信,那小民企還怎么能讓人信任?”
此番無奈掙扎之言,華平的合伙人及孫強本人,聽之會否動容?
據律師介紹,集美區政府為妥善集中處理廈門進雄事件,于今年初成立了由一位副區長掛帥的工作小組,相關司法部門也派員參與小組工作。3月8日,廈門進雄宣布全體員工放假,隨即,封條及法院通告貼到了工廠的車間及正門口。
與廈門債權人連續不斷的民事訴訟搶跑時間的,是North Pole limited啟動破產程序。從表面看,因為North Pole limited對廈門進雄的2253萬美元債務無法償還,同時廈門進雄因負債過多,不得不啟動清算程序。
簡單梳理一下,這場拉鋸戰的焦點為:廈門進雄的眾多供應商因其突然倒閉和欠款而面臨破產困境;華平投資被認為一直在向外轉移廈門進雄的資產,但他們自稱在積極拯救廈門進雄,希望通過債務重組,讓被封存在廠房里的存貨和原材料變現為完成的訂單和現金,以部分償還對供應商和債權人的欠款。
該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士表示:“我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去進行協商重組方案。”他說,華平投資在投資進雄的項目中,一共虧損了2000萬美元,而不像外界所傳聞的,華平從2007年開始,一直在將進雄資產進行轉移。
作為曾經在中國資本市場創下輝煌并留下詬病爭議的、有“門口的野蠻人”之稱的海外PE機構,華平投資及其中國區負責人孫強,最終將如何收拾這場殘局?
推薦閱讀
王雪紅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宏達電今天(13日)歡慶成立15周年,對近期挑戰,董事長王雪紅說,面對專利訴訟、蘋果的阻擋等,宏達電有創新力所以不怕;而外資的評價調來調去,也是早就經歷過的正常起伏。 據報道,王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平投資卷入“廈門進雄”破產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13/6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