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協鑫(03800.HK)因率先掌握技術且快速擴大產能,趁著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賺取了高額利潤,并確保了在多晶硅行業龍頭老大地位。但這位老大的日子,近期不太好過。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獲悉,國外多家多晶硅企業都在大幅壓價銷售,連帶保利協鑫也無法提價,其今年的利潤恐將大幅縮水。
多晶硅價格大跌
盡管今年一、二季度光伏出貨量一直在上升,但與之相反的是,多晶硅價格仍然呈現直線下降走勢。
保利協鑫今年一季度的多晶硅平均售價為2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約58%。記者查詢海關數據并計算后發現,今年一季度海外的多晶硅價格為28.5美元/公斤,高于保利協鑫的出貨價。
但在本月初,Pvinsights公司的數據顯示,目前保利協鑫的多晶硅價格比一季度更低,且進口產品要比國產多晶硅便宜。截至上周,進口多晶硅均價為144.9元/公斤(約22.8美元/公斤),而國產多晶硅為160元/公斤(約25.184美元/公斤)。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保利協鑫的多晶硅報價確實要高于海外企業的價格,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據了解,現在國內的多晶硅每月產量為6000噸左右,其中保利協鑫占4000噸左右,其余部分則由OCI、德國瓦克及REC、Hemlock、MEMC等海外大公司、國內幾家中小型多晶硅企業共同提供。
大企業不愿聯合提價
知情人士透露,現在保利協鑫有提價的想法,卻得不到其他海外同行的響應,只能眼看著價格繼續走低。
多名業內分析人士也認為,多晶硅價格上不去,根本原因還是全球產能大大超過需求量所致。
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經技部主任、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魯瑾提供的數據,2011年,全球多晶硅總產量達到24萬噸,同比2010年增長30%,預計2012年仍將有30%左右的增長,超過30萬噸。
但2012年,現有四大公司(保利協鑫、OCI、Hemlock及瓦克)的產量已經可以滿足全球約17萬噸的多晶硅需求。
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多晶硅價格低迷是因為目前多晶硅生產企業的現金流情況普遍不夠理想,部分海外廠商不得不選擇拋貨來回收現金流,從而導致了價格的下降。
記者輾轉查到韓國OCI公司去年的情況,2011年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901億韓元,同比2010年下降7%左右,德國瓦克在2011年的現金流,相比2010年縮水了 20%左右。
不過,也有企業如瓦克仍在走高價路線,其與下游廠商簽訂的協議多晶硅價就高達35美元/公斤。一些下游企業之所以不敢降價購買,是因為有大筆的定金放在瓦克公司那里,一旦毀約就將面臨巨額賠償或沒收定金的風險。
前途未卜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多晶硅降價幅度已經超過95%,且跳水勢頭尚難阻止。多晶硅公司到底能堅持多久不提價,還是未知數。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保利協鑫披露的生產成本大約是19美元/公斤,而其產能為6萬噸,而目前國內的多晶硅售價每公斤大約在22到25美元之間,對保利協鑫而言還有15%以上的利潤可賺。
為了規避虧損,保利協鑫正在加大現貨的出貨量(因為現貨價比長期協議價更貴一點)。其2012年第一季度的現貨出貨量為3041噸,占總出貨量的25%,而2011年全年該公司的現貨出貨量只有2900噸,僅占公司全部出貨量的9.6%。
而因多晶硅價格的猛烈下降,群益香港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就認為,保利協鑫2012年的營業收入可能是202.7億元,同比下滑21%左右,而凈利潤則為3.62億港元,同比將會劇烈下降90%。
一些海外公司也嘗到了多晶硅價格劇烈下滑的苦果。一季度,MEMC雖有高達11%的毛利率,但其凈虧損了9200萬美元;而REC公司則在今年一季度虧損2.09億挪威克朗,公司已關閉了兩家多晶硅企業,波及人數600余人,以防止多晶硅價格繼續下跌對企業造成的不利。
REC硅材料公司執行副總裁Tore Torvund則向本報表示:“全球前幾大多晶硅企業總產能已可以滿足全球多晶硅需求的局面,或將持續到2015年。但事情總有好的一面:雖然多晶硅價可能會繼續下降,但光伏發電若要真正和傳統的發電形式(如煤炭)競爭,確實體現在成本及價格的(下降)。所以,光伏產業必須要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一部分就是需要多晶硅繼續提高研發能力并降價。”
從工藝上來說,現在多晶硅行業有流化床和粒狀生產技術等,隨著它們的日趨成熟,今后有可能會為多晶硅行業帶來成本的大幅下滑。
推薦閱讀
昨日,滬指下跌0.66%,但文化傳媒板塊上漲0.63%,連續三日上漲幅度已達1.59%。其中,粵傳媒(002181.SZ)漲5.06%,天舟文化(300148.SZ)漲3.21%,奧飛動漫(002292.SZ)漲2.65%,天威視訊(002238.SZ)漲2.49%。 對此,國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保利協鑫今年利潤恐大降 多晶硅價格大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20/6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