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內地電影周票房數據顯示,總票房2.35億元中,進口片依舊占據了主角,排名前三位的全是美國進口大片,其中排名第一的《饑餓游戲》周票房6595萬元,遠超國產片周票房冠軍《第一次》1645萬的票房。
在進口大片擠壓下,國產片票房收入節節敗退,而二次銷售重要渠道視頻網絡版權銷售也大幅跳水,雙頭擠壓下,國產電影投資熱開始降溫。
在昨日上海國際電影節交易市場上,比往年要冷清了許多,參展的國內電影公司對進口大片的沖擊很無奈,由于電影行情不佳,一些往年的老面孔今年并沒有出現在交易市場上。讓國內電影公司最頭疼的莫過于進口大片的來勢洶洶。
恒業電影發行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行情不景氣除了票房下降,國產電影投資也開始下滑,相比前兩年熱錢紛紛進入的盛況,目前很多國產片已經開始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河南電影電視制作集團發行部門負責人透露,為了減少成本控制風險,目前他們一些國產片已經不會輕易進入全國主流院線,只有在一些地區試映達到效果后,才會嘗試進入主流院線。在同期舉行的電影營銷論壇上,知名導演鈕承澤甚至感嘆,現在只希望大公司能在尋求與好萊塢合作的同時,能把余下點資金投資給國產片。
事實上,國產片由于制作成本、技術水平、宣傳發行渠道等方面弱于好萊塢大片,一直以來票房收入受到進口大片擠壓,不過,今年尤甚。年初中美達成協議,每年提高14部進口大片,截至5月底,115部上映電影中有81部國產片,票房收入僅占38%。
不僅票房受到擠壓,國產片除票房外最重要的收入視頻網絡版權費也開始跳水,恒業影業相關版權負責人透露,去年一部片子視頻網站開價100萬,今年只有20萬,讓國產片兩頭受困。樂視網版權業務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今年他們影片版權收購價比去年普遍下降七成以上。
瑞格傳播執行董事戢二衛告訴記者,國產電影本身就是風險很大的行業,其收入近九成來自票房收入,剩下的主要靠版權出售,現在兩頭擠壓下,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對于未來國產片如何生存,恒業電影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會通過差異化競爭,拍一些類型片,避開與好萊塢的競爭。戢二衛表示,對于國產片,可以開展多元化營銷,通過在電影中植入廣告、與企業聯合推廣或授權等開拓更多收益渠道。
推薦閱讀
豪邁科技 股東限售股鎖定期延長1年 豪邁科技 (002595,收盤價18.17元)20日公告,6月18日公司收到包括監事會主席柳勝軍、董秘馮民堂等在內共計40位股東的承諾函,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上述股東將6月28日到期的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產電影遭雙重擠壓投資降溫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20/6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