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投資通訊專家、MarketWatch專欄作家赫伯特(Mark Hulbert)撰文指出,根據學院派研究和相關投資產品表現記錄,宣布回購計劃的股票在幾年內表現超越大盤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現在甲骨文就宣布增大回購力度,而摩根大通則做出了延遲回購的決定。
以下即赫伯特的評論文章全文:
現在,我們又開始聽到回購的消息了�?墒�,這一次和過去一樣嗎?回購的消息還能夠再次確保股票獲得超越表現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么甲骨文(ORCL)在未來兩三年內超越大盤的可能性就要超過JP摩根(JPM)。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軟件巨頭本周早些時候宣布,他們將向現有的股票回購計劃追加100億美元的資金。相反,JP摩根也在不久前宣布,由于“倫敦鯨”造成的巨大交易虧損,他們將延遲執行自己的股票回購計劃。
這些消息對于兩支股票各自的未來都意味著什么呢?
我們可以了解一下目前最早的一批關于股票回購的學院派研究成果之一,這一研究報告1995年刊登在聲譽卓著的《金融經濟學雜志》(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
題為《公開市場股票回購的市場不充分反應》的報告出自三位作者之手,三位都是金融學教授,分別是科羅拉多大學的艾肯貝利(David Ikenberry)、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拉科尼肖克(Josef Lakonishok),以及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沃梅倫(Theo Vermaelen)。
幾位教授發現,1980年至1990年間,整體而言,執行了股票回購計劃的公司在計劃宣布后四年內的表現年平均要較之大盤好出2.5個百分點。
這樣的研究結果令人感到振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發現和利用這樣的機會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留意哪家公司宣布回購就好,根本不必進行任何復雜的研究和操作。
與此同時,由于這些宣布回購的企業,其股票在之后長達四年的時間當中都會延續超越大盤的軌跡,因此投資者也不必去進行日間交易,甚至分分鐘都盯著市場。
不過,也有觀點對此表示懷疑。一些人擔心,由于如此眾多的投資者和投資顧問都試圖利用這樣的規律,策略的日益普及最終將讓其本身淪為平庸。
還有人擔心會有一些毫無道德的公司,可能會試圖宣布虛假的回購計劃,借此愚弄投資者,推高自己的股價,而卻不打算認真去執行,而這自然也會讓回購效應受到削弱,甚至是徹底消失。
不過,這些擔心其實不見得是多么特別有道理。
我們可以首先來了解一個實例,一份叫做《回購通訊》(The Buyback Letter)的投資通訊。在艾肯貝利等專家們發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后不久,弗萊德(David Fried)編輯的這份通訊就誕生了,專門以宣布了回購計劃的企業股票為投資目標�!逗詹亟鹑谡返臍v史數據記錄顯示,通訊的投資組合模型整體而言,1997年至今的年平均表現要超越大盤4.5個百分點。
還有艾肯貝利幾年前幫助創建的一支基金,這一基金是直接以他對回購的研究為基礎的,而且他還一支擔任基金的策略顧問。這一名為Cozad Small Cap Value的基金創建于2007年7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結束,年平均表現超過基準指標羅素2000價值型指數4.4個百分點。
這兩者的表現記錄都告訴我們,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回購效應現在就不如幾十年前明顯了。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前面的研究也好,表現也好,都是許多股票在許多年當中表現的匯總,并不是任何一支個股都會按照最標準的程序行事的。換言之,我并不是擔保甲骨文在未來幾年的表現是一定要比JP摩根更好的。
可是至少,根據歷史研究和近期的相關數據,甲骨文表現較好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道,通過云服務來創建、編輯并管理微軟Office和Adobe文檔等的平板電腦應用供應商CloudOn剛剛宣布,該公司在第二輪融資中獲得了1600萬美元的資金。CloudOn目前還繼續履行使命,努力>>>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22/7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