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創新和風險同在,股票不能全然衡量一間公司的價值,但科技股的跌蕩就是科技公司的興衰史。
一直對科技股敬而遠之的巴菲特終于出手了,他從去年3月開始收購IBM的股票,截止到今年,已經斥資107億美元收購了IBM名下5.5%的股份。巴菲特稱,他已經悄悄觀察IBM很長時間,在反復閱讀年報后,他決心建倉IBM股票。這個消息很快成為業界炸彈,巴菲特一向偏好實業型的股票,比如可口可樂,他曾經贊不絕口地說:“像可口可樂和吉列這樣的公司,很可能會被貼上‘注定必然如此’的標簽。在過去的若干年中,兩家公司都已明顯地擴大本來就非常巨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在下一個10年中它們還會再創佳績。”這就是股神的哲學,求穩是第一位的,有風險的收益能免則免。但現在,他對科技股的態度轉變了。
事情好像不全然如此,在CNBC的訪談中,巴菲特明確表示自己仍然排斥科技股,不會購買Facebook和谷歌的股票,他深信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在10年后會遠比現在值錢,但他對兩家公司的技術發展和潛在競爭對手了解不夠充分,不知道如何對它們進行估值。
相比之下,IBM的前景明朗一些,它創新性稍弱,但與此帶來的是業務的穩定性。此外,僅在2010年,IBM就成功申請了5986項專利,遠遠超過其他的科技企業,谷歌為了應對專利戰甚至還不得不向IBM購買了1023項專利權。
科技公司原本就是超速行駛的快公司,它的價值在于研發潛力,一方面有嚴重的不確定性,此外,高科技公司的特點是對研發新產品必須嚴格保密。而巴菲特看重的是安全邊際,高科技公司的上述兩點,使巴菲特望而卻步。
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科技概念股已經經歷了三波泡沫,活下來的只是少數。2000年4月,一直高歌猛進的美國納斯達克股市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掉頭下挫,綜合指數在半年內從最高位的5134點跌去四成。幾乎所有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都遭遇重挫,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也不能幸免。新浪的股價跌到1.06美元的低點,搜狐跌至60美分,網易更慘,它的股價一度只有53美分,走到今天,它們都成了優質股。互聯網產業規模無比巨大,任何一家企業都很難獲得絕對控制權,但股票的價值是可以獨大的,比如蘋果。科技股的沉浮史就是公司的興衰史。
新偶像貝索斯的能量 蘋果之后就是亞馬遜
喬布斯之后,誰是IT世界的新領軍者?包括《巴比倫周刊》在內的大部分財經雜志都給出了一致的答案:在喬幫主離去后,杰夫?貝索斯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智慧的IT公司掌門人,沒有之一。
亞馬遜和蘋果同為市值在千億美元以上的炫公司,但貝索斯比起喬布斯來更加神秘,他名聲在外,不過沒有出過個人傳記,管理日志之類的書籍也少見。關于貝索斯,最有名的故事莫過于他喜歡在開會時留出一把空椅子,借此提醒參會者,沒有到場的消費者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和喬布斯以及比爾?蓋茨相比,貝索斯是真正的互聯網大佬,前兩者創業時互聯網還遠沒有普及,只是少數人的工具,而在奮斗多年后,貝索斯終于有機會成為美國科技界的頭號明星。
和谷歌、蘋果相比,亞馬遜經常被低估,不過借助Kindle,亞馬遜已經打通了從作者到讀者的整條產業鏈,讓傳統出版商血本無歸的同時牢牢占據了電子書市場的頭把交椅,在美國,平均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亞馬遜電子書的讀者。圖書在中國的利潤并不高,它甚至是歷年來漲價漲得最溫柔的產品之一,以圖書為主打的電商無非只是希望借助用戶頻繁的購買次數提高網站的品牌影響力,以圖在其他產品上有所作為。但在國外,知識產權是無價的,圖書一直是門好生意,現在,這門生意在互聯網上的前途被貝索斯壟斷了。
1997年,亞馬遜上市,發行價是個吉利的數字:18美元。2012年,亞馬遜的股價為208美元(截至2012年6月1日),上漲11.5倍,如果說有什么互聯網業的概念股從來沒有被傷過元氣,公司前途不受股價威脅,亞馬遜和谷歌當仁不讓。
亞馬遜的股價也不盡然是一帆風順,在2009年和2010年,它的股價曾多次受挫。2010年6月,隨著谷歌、索尼等巨頭分別進入電子書市場,亞馬遜在證券市場上的評級被調低,股價跌到118美元。著名的研究機構Susquehanna的分析師瑪麗安·沃爾克公開發表文章表達了對亞馬遜前途的擔憂,她認為市場中的競爭將加劇,而電子閱讀器、電子書和書本的賬面利潤的增長速度的不確定性會增加,這將限制研發部門對亞馬遜的業績作出的貢獻。很快,亞馬遜證明了9.99美元的電子書對讀者的吸引力是無限的,Kindle的銷量仍舊占據60%的市場,股價迅速回升。
2012年的第一季度,亞馬遜的利潤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35%,但也達到了1.3億美元。這并非是業務不濟,只是貝索斯投入了更多資金開發新技術,擴大數字圖書和電影庫的產品種類。這點從財務報表上就能看出來,盡管利潤下降,但亞馬遜的營收是超過去年同期的。
蘋果當然形成了一個帝國,或者一種宗教,但貝索斯的藍圖也在擴張之中,他想從一家網絡圖書銷售商轉型,進入細分市場。他用7.75億美元收購機器人制造商Kiva系統,借以讓倉庫實現自動化,降低運營成本。貝索斯從不指望硬件掙錢,甚至每臺平板電腦還賠10美元。借助內容、音樂、書籍、新聞、游戲等類目,Kindle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生態圈,插足影視、音像市場。由此,亞馬遜成為蘋果iTunes生態系統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此外,它的股價已經很長時間穩定在200美元以上,對于投資者而言,貝索斯本身就是股票市場的強心針,他的確是繼喬布斯之后最有能量的領軍者。
改變世界不等于商業提案 未知的Facebook
至少在2002年,資本市場上不會出現比Facebook上市更引人關注的事件了,社交媒體、年輕的億萬富翁、金額龐大的IPO,一個精彩腳本該有的元素它都具備了。
但Facebook上市后,股價走勢遠不如預期,從發行價38美元一路狂瀉到27.72美元。美國在線稱,看到這些數字,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抱怨不斷,遭受打擊的散戶投資者在網絡上幫Facebook亂改名,以“臉彈”(Face Bomb)、“破相”(Face Broke)或“敗書”(Fail Book)等字眼諷刺Facebook。這差不多所有社交網絡上市后都會遇到的問題,許多投資者并不懂得社交網絡如何盈利,他們習慣性地用Facebook30多億美元的收入和亞馬遜僅500億美元的收入去比較,二者的市值都是上千億美元,那么Facebook的價值好像真的被高估了。
推薦閱讀
6月12日上市的次新股猛獅科技,昨天逆市漲停,收于34.27元,上漲10.02%,這也是猛獅科技上市后連續第九次飄紅。 廣東猛獅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各類蓄電池為主的企業。 該股6月12日上市首日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技股沉浮史:巴菲特為什么不買它們的股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626/7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