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中季末,全球各種經濟數據頻繁公布,安永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全球IPO數目同比下降46%,融資額也同比下滑36%,與全球經濟頹勢相呼應,不過同時,安永認為,今年下半年IPO市場可能轉暖。
二季度IPO數目折半
昨日,安永發布《全球IPO最新信息》。報告顯示,全球二季度共有206宗IPO,融資額為41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滑46%及36%,不過,與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全球IPO活動在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改善,2012年第一季度的IPO數量為196宗及集資額174億美元,增加幅度分別為5% 及141%。
以半年為時間節點的話,2012年的上半年全球一共有402宗IPO,融資總額592億美元,與2011年上半年相比,交易數減少了41%,融資額減少了47%。
安永大中華區高增長市場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先生認為,之所以IPO市場乏善可陳,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信心不足,以及持續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全球經濟下滑擔憂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抑制了資本市場的活動”。
他指出,“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均衡貨幣政策,將對恢復投資者和發行商的信心發揮重要作用。”
中、美交易所表現突出
盡管從總體上而言,全球IPO市場仍然表現不盡如人意,但美洲和新興市場表現尚可。
報告指出,今年前三大IPO分別發生在美國、馬來西亞和港交所,融資額度分別是Facebook的160億美元、馬來西亞農業公司Felda Global Ventures Holdings Bhd的31億美元,以及海通證券的19億美元。
從融資額度而言,美國排在首位,融資額度為221億美元,占全球融資額的53%,排在第一位,大中國地區排名第二,占了21.1%。從具體的交易所融資額度的排名來看,納斯達克是第一,領先紐交所一倍,深交所是第三,香港交易所是第四。
從IPO宗數來看,深圳交易所排第一,共有88宗,占全球交易總數的21.8%,遙遙領先紐交所的41宗。
另外,從公司所在地來講,大中國地區的公司仍然是主導全球的IPO市場。融資額第二季度占全球融資額的21.1%。
資深投資者關系顧問Rob Koepp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趨勢而言,新興市場將繼續成為刺激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要力量,“全球IPO市場其實是發達國家參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最好平臺。”
下半年IPO市場轉暖可期
安永認為,隨著宏觀環境的改善尤其是大多數國家相繼推出均衡的貨幣政策,下半年全球IPO市場正在呈現轉暖跡象。“將對恢復投資者和發行商的信心發揮重要的作用,”何兆烽指出,“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要是減少的話,IPO窗口就會比較打開,大家就會見到更多上市的機會。”
但是,他同時指出,盡管IPO市場會轉暖,但窗口比較短暫,尤其是對于當前在港等待上市的中國企業。
“未來幾個月中,IPO交易的機遇之窗可能轉瞬即逝,而且常常沒有絲毫征兆。各家公司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一旦可行的市場窗口打開,就應立即采取行動。”何兆烽告訴記者。
對于中國市場,大中國區合伙人唐嘉欣先生指出,“下半年還有較大型的企業上市,估計全年集資額1900億港元,而且可能主要采取雙幣雙股形式。”
從中國宏觀政策層面而言,唐嘉欣先生認為,監管層下半年將繼續促進新股發行市場化及提高企業融資效率。“目前已有數個超級大盤股通過審批或在為近期上市做準備,同時2012年國資委工作重點之一是繼續推動具備條件的央企加快主營業務整體上市,可以預見下半年A股市場將會迎來數只大盤股的上市,但最終要看市場的接受能力。”
推薦閱讀
普華永道昨日發布今年上半年滬深IPO指標,預計2012年全年滬深股市IPO達到200至250家,融資額會達到2000億至2500億元。 回顧2012年上半年,滬深股市IPO共計105宗,融資總額77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8%和56%。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04/7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