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孵化“營收超200億的傳媒龍頭”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其官網上發布《關于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出版經營活動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表示支持民間資本在黨報黨刊出版單位實行采編與經營“兩分開”后,在報刊出版單位國有資本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投資參股報刊出版單位的發行、廣告等業務,提高市場占有率。
這實際是給予民資參與出版業身份確認。不過,困擾民營書商多年的“直接申請書號”一事依然懸而未決。多家證券機構發布分析報告認為,出版行業政策的核心思想在于扶植、打造大型出版傳媒集團,未來將會出現大量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而民資則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變革的積極力量。
按照國家布下的棋局,到“十二五”末,我國將培育多個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的大型骨干出版傳媒集團,要建成國家層面的三大出版傳媒集團和南北兩大發行物流中心,將扶持200家文化產業企業上市。
出版業向民資正式開放
民營資本同國有出版社之間的合作終于從幕后走到了臺前。
新聞出版總署日前下發《關于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出版經營活動的實施細則》,除了明確提出將支持民間資本切入出版業外,還支持民間資本投資設立的文化企業,以選題策劃、內容提供、項目合作、作為國有出版企業一個部門等方式,參與科技、財經、教輔、音樂藝術、少兒讀物等專業圖書出版經營活動。同時支持民間資本通過國有出版傳媒上市企業在證券市場融資參與出版經營活動,支持國有出版傳媒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的方式吸收民間資本,實現對民間資本的有序開放。
“民資參與我國文化產業已經占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此新政實際上是從身份上給予確認。”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說,民資參與的經營活動在不影響意識形態的情況下,已經發展成為一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積極力量。
以書業為例,據業內人士估計,全國民營出版公司已達1萬多家,通過向國有、正規出版社購買書號,民營圖書策劃公司出版的圖書已占全國圖書市場半壁江山。很多民資工作室從選題策劃到市場銷售,實際已介入圖書出版的整個產業鏈條。比如《中國不高興》、《山楂樹之戀》、《求醫不如求己》、《明朝那些事兒》、《藏地密碼》等暢銷書都是民營書商的手筆。
遺憾的是,此次“細則”并未提及“民營書商直接申請書號”一事;欣喜的是,在出版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方面,民資與國資享受同等待遇。
政策或將催生行業巨鱷
記者了解到,繼細則出臺后,文化部也于日前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
政策紅利密集出臺,核心導向是什么?
東北證券研究員耿云認為,我國新聞出版行業政策的核心思想在于扶植、打造大型出版傳媒集團,這個行業的長期趨勢是,集中度更高、對民營資本更加開放和全面數字化。
這種判斷可從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關于加快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得到印證。《意見》明確指出,鼓勵出版傳媒集團對業務相近、資源相通的中央和地方出版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實現跨地區發展。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進一步透露,目前新聞出版業共有49家上市公司,要建成國家層面的三大出版傳媒集團和南北兩大發行物流中心。目前,三大集團已初步組建,其股份制改造方案正在實施。兩大物流集團經過兩年調研,今年將進入實施階段。
按照國家布下的棋局,到“十二五”末,我國將培育多個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的大型骨干出版傳媒集團,將扶持200家文化產業企業上市。
跨地區、跨媒體并購路徑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上市的文化企業大多為各省的出版、報業及廣電集團,跨行政區域或跨媒體的文化企業很難出彩。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研究員張曉斌認為,打造大型綜合性傳媒集團,最大的難點就是跨地區、跨媒體并購。在一個省的企業不能吃下另一個省企業的情況下,兼并中小企業或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會越來越多。“然后,雙方慢慢形成默契,在今后政策和觀念逐步放開的大環境下,最后完成整體的重組。”
政策的強力推進讓敏感的民資嗅到機遇的,除了復星集團大舉入駐這一領域,此前不久,萬達集團就宣布,把各個地區的文化企業資源重新整合,在北京成立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公司,全力打造統一的萬達文化品牌。目前,萬達已投資經營了《華夏時報》和《全球商業經典》。近期還將收購《大眾電影》,預計明年三刊年收入將達到2億。
“當前,文化產業多元化投資格局開始形成,現代文化產品流通組織形式初具規模,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傳統市場格局初步打破,資本、產權、信息、人才、技術等文化生產要素市場加快發展。”陳少峰說,借此次新政出臺契機,文化產業將順應政策走勢,逐步開放。
看來,政策護航下的文化盛宴才剛剛開始,好戲還在繼續。
他山之石
復星集團構建文化產業王國
復星集團構建的傳媒王國或可提供參考樣板。早在1999年,復星集團就以控股或合資的方式,成立北京每日報刊發行、天津每日新傳媒、南京復信等文化公司;2002年后又與多家媒體組建出版、發行和傳媒公司。目前又成立“復星豫園商旅文化產業基金”,正在山東投建“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
推薦閱讀
7月5日,兩家業績“變臉”的創業板公司晶盛機電(300316.SZ)和新萊應材(300260.SZ)被市場無情地砸在了跌停板上,全天分別報收33.67元和12.49元。 當天,晶盛機電發布公告稱,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出版業向民資大拋橄欖枝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06/7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