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公司跳出來創業的人常有的通病,就是直覺的以為“創業 = 大公司的縮小版”。所以兩、三個人湊了幾百萬,公司才剛開張就從程式、美術、企劃、產品經理一路到行銷、會計、總機,通通請來了。
但是如果你仔細想想,像這樣用正規軍的編制作戰,其實只會讓創業者居于劣勢。大公司可以這么做,是因為他們資源豐厚、軍強馬壯,往往一開就是 8 個、10 個新產品專案。這么多的新產品裡面,最后只要能有一、兩個獲得市場的青睞,那就可以賺回所有的研發成本和利潤。相對的,小團隊沒有那個規模,每次多半只能嘗試一個產品,而就算每個產品的成功機率與大公司相當,如果真的用正規軍的方式去搞,往往在還沒有贏得市場歡心之前,就已經自己先把糧草給耗盡了。
所以你要改變策略,人家打正規戰,你就打游擊戰。
非常受歡迎的云端儲存服務 Dropbox,目前為止已經在全球累積了 5,000 萬用戶,員工人數也達到近 400 人的規模。但 5 年前當 Drew Houston 剛創辦 Dropbox 時,其實用的就是最經典的游擊戰術。大家應該不難想像,一個云端儲存服務的開發必定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人力,而當 Drew 在創辦 Dropbox 時,市面上更是早已充斥著其他的線上檔案備份服務。但 Drew 覺得這些產品都非常難用,并沒有真正解決使用者的問題。Drew 認為云端備份應該要很簡單,完全不需要額外的設定,就像使用隨身碟那么簡單。
但怎么樣是很簡單,這是一個超級大哉問。換作典型的創業者,或許先花 6 到 12 個月把產品做出來,推向市場,然后再從那裡去調整方向。但 Drew 不想等到 6 個月之后,才來發現自己開發的方向是錯誤的。所以他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產品開發才進行到一半,Drew 就先用電腦螢幕,自己配音,錄製了一支模擬的 Demo 影片。短短 4 分半裡面,Drew 示範了 Dropbox 的操作介面,和一些他想要提供的進階功能。
接著,他把這支影片丟到了像是 Digg、Reddit 與 Slashdot 等網路科技社群,看看使用者會有什么反應。而出人意料的,是這個 Demo 獲得了極大的迴響,不僅一夜之間累積了近 1 萬個Diggs,Dropbox 的Beta 測試預約名單更是一下子從 5,000 人變成了 75,000 人。這給了 Drew 很大的信心,繼續照著影片中的方向把產品做完,而事實也證明 Dropbox 真的就是市場需要的產品,因為它真的把云端備份這件事情,弄得像隨身碟那么簡單。
當然如果當初影片上傳后不受歡迎,甚至招來使用者的批評,那對 Drew 而言也不是壞事,因為他可以及早改變方向,不用浪費時間把一個市場不要的產品做完。而這正是身為創業團隊的優勢,因為你可以非常靈活的變形,不會被組織內的官僚體系所牽制。你也不像大公司一樣有非常值錢的商譽需要維護,就算這樣一支影片惹來人家的反感,頂多最差就是換個名字再上。你大概也沒有什么保密的問題,因為即使影片再受歡迎,在你的產品真正做出成績之前,事實上不會有人想要山寨你 — 換作是你,你也不會去抄襲一個只有概念的產品。
而這些,就是小公司的優勢。大公司不得已一定要採正規軍作戰,因此身為創業者,你更應該選擇使用游擊戰法。假設每個嘗試大家的成功機率都相當,既然你手中的資源只有大公司的 10%,那就必須把每個嘗試的時間與成本也壓到 10%。既然成功的機率都差不多,那就反過來從成本面打敗他們。而除了像 Dropbox 這樣提早得到問題的答案,你還可以在開發、通路、行銷等等各種環節找到節省時間與成本的方法。
記住,創業不是大公司的縮小版,創業,是大公司的相反。
推薦閱讀
一邊是股價暴漲,一邊是高管密集減持。 7月6日,歌爾聲學(002241.SZ)的股價創出近年來新高38.8元,其股價從5月開始暴漲超過45%。 幾乎同時,歌爾聲學也一再公告其即將大幅增資擴產的利好。 但令人意外的是,歌爾聲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業不是大公司的縮小版 是相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11/7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