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預披露中報的時間窗口,而由于業績下行壓力,有些擬上市公司卻陷入半年業績披露的焦慮中,而這或成為其IPO的隱患。
“這兩個月是中報時間窗口,趕不上預披露進度的都需補中報材料。這對于業績明顯下滑的企業,是很大的壓力,有些甚至選擇主動撤材料。” 上海一位券商保薦人對記者表示。
一個已披露的案例是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皇明太陽能),其在提交給證監會的撤回IPO申請中稱,因太陽能行業景氣度持續走低,其預計2012年上半年利潤將大幅度滑坡。(詳見本報7月11日《皇明太陽能曾配合調查黃勝案 因業績大滑坡主動終止IPO》)。
皇明太陽能并不是個案。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5日,目前終止審查的IPO企業已達42家,其中上半年39家,7月份至今已有3家。而太陽能(光伏)企業終止審查的占比超過兩成,包括皇明太陽能在內已有9家。
前述保代對記者進一步表示,“今年上半年實體經濟業績不好。去年啟動上市計劃,目前在排隊的企業壓力很大,不僅是光伏行業,像化纖、紡織、低附加值制造業等企業也面臨此類問題。”
“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是白審的。”在6月舉行的今年第二次保代培訓上,證監會發行部人士指出。
根據記者得到的這份培訓資料顯示,其指出,企業撤回IPO申請,多數是因為業績大幅下滑,也有部分是無法回答在反饋意見中提出的質疑。說明保薦機構在第一次把關時不夠嚴格,博弈和闖關心理嚴重,導致大家無效勞動非常多。
培訓資料顯示,從2006年到2011年,IPO審核的實際過會率分別為56%、66%、63%、65%、76%、63%,平均實際審核通過率為67%。這6年中,共有1051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獲批,231家被否決,292家企業終止審查。
據財匯數據統計,2012年以來(截至7月12日),證監會審核通過家數158家,否決家數27家,撤回家數69家,整體通過率為62.20%,較2011年62.86%有所下降。其中69家撤回企業中,包括暫緩表決4家,取消審核6家,中止審查17家,以及終止審查42家。
“可重點關注下6到7月終止審查的公司的業績情況。”上述保薦人提醒記者。
7月5日證監會最近公布的“終止審查”名單上,上海和豐中林林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豐中林”)、西安慶華民用爆破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慶華民爆”)黯然離場。
而事實上,6月和豐中林才剛出現在證監會的IPO審核名單中,其“在會”狀態為“初審中”。不料,7月5日,主營業務為森林資源開發和森林資源管理和豐中林沒能在IPO流程中走得更遠,出現在了“終止審查”名單中。
有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和豐中林終止審查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業績問題。”
記者從北京一位業內人士了解到,“目前證監會對林業等傳統企業上市審核會比較看重其業績的穩定性。”
而上海一位農林領域的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林業相對其他行業來說,一直存在盈利能力不強問題。”
據同花順2011年行業績效評價對比數據顯示,林業全行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僅為0.6%,排在100多家細分行業倒數第四位,僅次于城市公共交通業、水上運輸業、自行車制造業。
可相比較的是,而排在前三甲的分別是卷煙制造業、白酒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各為14.9%、14%和13.5%。
而近年林業上市企業業績頗具戲劇性。例如于2011年9月29日上市的豐林集團(601996.SH)便經歷了二次闖關,首次闖關失利的軟肋就在于業績。證監會對其首次闖關被否明確表示為,“你公司2007年-2009年營業利潤分別為10155萬元、6223萬元和4770萬元,營業利潤處于持續下降趨勢。”
同樣,剛于上月初登入中小板的福建金森(002679.SZ)在上市前飽受業績詬病。
2009年、2010年、2011年,福建金森業績增速逐年下滑,分別為33.91%、26.13%和16.12%。今年一季度,福建金森面臨了未上市面臨業績下滑的尷尬局面。其凈利潤僅為-469.08萬元。
另一家近日遭遇終止審查的慶華民爆所處行業業績亦不樂觀。
其中,今年一季度南嶺民爆(002096.SZ)僅實現主營收入10355.50萬元,同比下滑了10.41%。而具有民爆概念的雅化集團(002497.SZ)、雷鳴科化(600985.SH)在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滑14.21%和30.95%。
去年下半年,陜西紅旗民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旗民爆”)IPO折戟亦與業績有所干系。紅旗民爆與其第一大銷售客戶榆林正泰獨立性方面存在缺陷。報告期內,紅旗民爆對其銷售額占比達56.27%、48%、51.41%和54.49%。
而近日,福建瑞達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達精工”)成為首家過會后終止審查的IPO企業。對其終止原因,亦有媒體稱與業績相關。
7月12日,記者致電瑞達精工,但相關工作人員以董事長北京出差為由,對終止審查原因稱不方便解釋。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7月13日凌晨消息,周四美國股市收跌。盡管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但市場仍在擔心全球經濟增長狀況。中國概念股盤面多數下跌,但跌幅超3%的個股僅7支,而漲幅超3%的個股達9支。 美東時間7月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半年業績下行 擬企業陷“中報”困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14/7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