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現在北京哪兒是創業者密集的地方?答案是:中關村附近的車庫、3W、必幫等創業咖啡館區。就是這些并不起眼、但人氣很旺的小咖啡館,踩準了創業服務業蓬勃興起的浪潮。
可以肯定的是:正是隨著近年來國內創業浪潮的風起云涌,圍繞創業者服務的機構才隨之風生水起的。以中關村為例,據悉目前已經聚焦了100多家創業服務機構,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中關村管理委員會創業服務處處長楊彥茹日前表示:在這些創業服務機構中,有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交流空間的場所(如創業咖啡館),有以投融資為主要目的的社交網絡(如創投圈),有為創業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孵化器機構(如常青藤創業園),也有為創業者提供商業、技術、市場、人力等全方位服務的創業平臺(如創新工場),還有服務于創業者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如亞杰商會),以及提供創業培訓、融資項目對接的創業者服務平臺(如黑馬大賽及訓練營)等,這些圍繞創業者提供各類服務的機構,都讓眾多的中小創業者看到了快速成長的希望。
羅林川就是通過參加黑馬大賽而獲得薛蠻子、周鴻祎等投資的,他是黑黛增發連鎖機構的創始人。羅林川表示,參加黑馬大賽,他不僅拿到了投資,而且在現場能相互學習交朋友,同時這也是一個節省時間的地方,可以把團隊及市場展示出來,讓高人進行評判,從而讓自己的企業獲得寶貴的成長經驗。
從創業媒體轉型成為創業服務平臺,《創業家》雜志創始人牛文文的感受是:如何找到這些創業者,把他們聚合起來,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他一直要做的,正是“想把弱小的海量的創業者聚集起來,讓創業者不再孤獨。”牛文文說,他的立場是站在創業者這邊的,是為創業者服務不是為投資人服務的。“創業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快前景很大,我們管它叫人民商業或大地商業。”在牛文文看來,幫助弱小的創業者,這是長尾效應,因此是最有未來的。雖然前期比較痛苦,需要舍大就小,但只要堅持下來,最后一定是會有商業價值的。據他介紹,五位一體的黑馬創業服務平臺的形成,其商業模式已漸次清晰,在眾多產品線條中,都會有盈利點,比如i黑馬網站會向會員收費等。
以創業咖啡館、黑馬訓練營、聯想之星為代表的創業服務機構的活躍,已表明:創業服務業作為國內近年來的一個新興產業已大規模興起。然而,創業者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他們不僅需要服務,更需要“接地氣”的,甚至是個性化的服務。因此能否提供滿足創業者這些現實需求的服務都將對創業服務機構帶來挑戰和考驗,并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或平臺,做幾場培訓或比賽就能輕易獲得創業者的持續認可。當創業服務機構之間的競爭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激烈的時候,誰能笑到最后,創業者最終將會用他們的腳來做出選擇。
推薦閱讀
經文化部批準,首屆中日韓數字文化交易會將于9月27日至29日在大連市舉辦。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數字文化產業盛會之一,首屆中日韓三國數字文化產業的主流企業、創作機構等將搭建三國數字文化交流交易最高水平的平臺,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業潮滋養創業服務機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14/75869.html